京剧《让徐州》剧情介绍赏析

20世纪80年代,在一次京剧名家的联欢会上,京剧界的老朋友、原秘书长荣高棠被邀请上台。却不过来宾的盛情,荣高棠叫板起唱:“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千斤重任我要你担承……”流畅的言派《让徐州》,博得了全场的热烈喝彩。

荣老说:“我喜欢言派,特别喜欢这段《让徐州》,它好听、好学、好唱!”一语道破《让徐州》“未开言”一段成了今天流行戏曲唱段的玄机!

《让徐州》演三国时徐州牧陶谦因体弱多病,无力行政,三次请刘备出掌徐州的一段故事,是典型的言派作品。

早年,言菊朋以“旧谭派之首领”为号召,因此,演谭派的戏言菊朋出色当行。但很快地,言菊朋以谭为本,又自辟蹊径,创演了一大批谭派以及其他流派所没有的剧目,其中,以《让徐州》和《卧龙吊孝》流传最广。

苛刻一点地说,《让徐州》、《卧龙吊孝》是言派的“小品”,不足以展现言派艺术的大成。但这些小品是那样精致、华美,以至人们可以见微知著,了解、认知、洞悉言派艺术的真谛。

《让徐州》在唱腔上有很高的成就,它集中体现了言派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虚字耍腔、曲折回环的演唱特色。言派的唱腔好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注重因字行腔,绝不以腔害字。比如家传户诵的“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的这一句,“未”、“言”、“不”、“由”、“人”等几个阳平声字和去声字,他都遵循京剧声韵的规律,归于上声唱法,即用第三声来演唱。像[四平调]中“待等到秋风起”的“秋”字,他不但依循“阴平高唱”的法则,而且在“秋”字的高峰值上,汪洋恣肆,几次上行,有如鹤鸣九皋,极具美感,真把“因字行腔”的章法发挥到了极致。

京剧的老生,在谭鑫培之前是忌用垫字的。“垫字”也就是虚字、衬字,或曰语气助词。自老谭在《卖马》中的“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呃哦”唱红剧坛之后,虚字大行其道。可以说,京剧老生一行,把虚字唱出味道来,始自老谭,而成功于言菊朋、马连良。言菊朋、马连良对虚字的美化、润饰、雕琢、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至今也罕见来者的高峰。如马连良在《借东风》中“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后面的“呃哦”,《清官册》中“叫人役忙打站堂的鼓”后面的“哇呃哦”;像言菊朋在《让徐州》中的“不由人呐”,“二犬子呀哦”,“为国家呀呃”,“四方扰攘呃啊”等等,都具有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在选用虚字时,言菊朋(包括马连良)是十分严格的,虚字一定要与实字口型相关联,发音自然。否则,虚字就是赘字、废字了。

令人费解的是,在号称“紧跟时代”的“样板戏”中,虚字成了洪水猛兽,除《沙家浜》中的个别特例之外,“样板戏”摒绝虚字。少了虚字,少了虚字耍腔,京剧的唱法就少了一条路径。“样板戏”的创作者们或曰决策者们,该不是留恋于老谭之前的“老三鼎甲”时代吧!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卧龙吊孝》剧情介绍赏析

2021-6-14 20:24:46

戏曲知识

京剧《上天台》剧情介绍赏析

2021-6-14 20:27: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