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生死恨》剧情介绍赏析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先生移居上海,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为激励民族气节,将 明传奇《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剧写金兵侵宋,民女韩玉娘与士人程鹏举被金兵将领张 万户掳去为奴,并强令二人婚配。洞房之夜玉娘劝程逃回故国。张万户闻知,怒将玉娘卖于 商人瞿士锡。程归国临别时遗鞋一只给玉娘。玉娘被卖于瞿家。瞿士锡知情而怜之,将其安 置于尼姑庵。老尼企图把玉娘强配与土豪胡干,玉娘出逃,遇李妪,寄居其家。程鹏举潜逃 后投军宗泽部下。宗泽杀退张万户,收复失地。程以战功得任襄阳太守,令其部下赵寻持鞋 访寻玉娘。玉娘在李妪家纺织度日,遇赵寻,见程鞋而伤痛得病。程鹏举闻报赶至,玉娘病 已不起。二人哭诉别情后,玉娘吐血身亡。

《易鞋记》原剧为二卷四十五出的传奇本,为编演好此剧,梅兰芳成立了以他为主的创作班子,许姬传负责执笔改编,徐兰沅、王少卿负责设计唱腔板式,梅兰芳负责修改审定。开始许姬传拟剧名为《生死梦》,姚玉芙认为“梦”不如“恨”,大家赞同他的意见,遂定名为《生死恨》。“戏核”则是“夜纺思夫”,也就是整理本中第十八场。

在“夜纺思夫”这场戏中,需要有一段成套唱腔抒发韩玉娘的内心情感。徐兰沅先生仔细琢磨后定为先由一句[二黄导板]开始,然后接四句[散板],再唱一句[回龙]二句[慢板],再转七句[原板],最终以一句[散板]收住。许姬传根据徐先生板式设计和规定情境,填写了十六句唱词,以回忆方式把韩玉娘被掳金邦的经过,及由此产生对番邦敌人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的思念,进而激起的那“要把那众番兵一刀一个斩尽杀绝方称了心肠”的复仇意志刻画出来。将一个流落番邦、不能自主命运的懦弱女子凭着对故国的亲情终而奋发觉醒的心路历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徐兰沅先生的创腔和许姬传先生的填词,经过反复切磋,终于达到新腔迭出、腔随词转的悲壮和美听效果。末场戏那段脍炙人口的[反四平],也同样是这次精心合作的结晶。[四平调]本是四平八稳,但王少卿设计的这段[反四平]唱腔,却一反常规,表现了“悲凄惨烈”的情绪。而许姬传在填词时也不囿于二二三、三三四旧时格律,采用了长短句的写法,故此这段唱腔就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生死恨》于1936年2月26日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是日,梅兰芳饰韩玉娘,姜妙香饰程鹏举,刘连荣饰张万户,观众反响强烈。尤其是一反大团圆结局,以一死一生的悲剧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连续三天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转至南京上演后,排队买票观众竟将大华戏院票房玻璃挤碎。这出激发广大爱国者抗日热情的戏,因揭露侵略者丑行,自然也就触恼了一些日本官员。在上海演出中间,竟发生日本浪人往台上扔燃烧弹进行恐吓的事情。

1948年华艺影业公司将梅兰芳的《生死恨》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由费穆导演。

继梅兰芳先生之后,其子梅葆玖、学生杜近芳都演过此戏。近些年来已很少有人演全本,只演“夜纺思夫”一场。今由梅兰芳先生的琴师姜凤山和他的弟子魏贵德将全本《生死恨》整理出来,无疑是对全面传承梅派艺术的一大贡献。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望儿楼》剧情介绍赏析

2021-6-15 19:20:08

戏曲知识

京剧《穆桂英挂帅》剧情介绍赏析

2021-6-15 19:50:1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