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白蟒台》剧情介绍赏析

《白蟒台》一剧取材于《东汉演义》。剧写新朝帝王莽,命邳彤坚守郧阳关。他自知大势已去,往城郊地穴“白蟒台”处避难。邳彤败,降刘秀,供出王莽藏身之地。刘秀率众在“白蟒台”擒获王莽,绑至云台观,祭拜后斩之。

马连良先生1924年整理演出《白蟒台》,1933年又将旧本《云台观》增益首尾,为全部《白蟒台》。先后与郝寿臣、刘连荣、袁世海、叶盛兰等合作演出此剧。《白蟒台》成为马派早期代表剧目之一。并在1928年、1929年和20世纪50年代分别录制了剧中主要唱段,制成唱片,广为流传。1963年,时任北京市戏剧本科学校校长的马连良先生,特恭请侯喜瑞先生一起为学生们亲授了全部《白蟒台》。我是学生之一,并有幸为周恩来、邓小平演出此剧。1988年,北京京剧院四团为我复排此剧,迟金声先生执排,樊效臣先生(郝寿臣先生大弟子)按郝派演法亲传孟宪达。此剧本系据1988年我与孟宪达主演的全部《白蟒台》录音、录像记录整理,个别处略有修正。

马连良先生的表演艺术一向以唱、念、做、舞并重而著称。此剧就是他早期唱、念并重的代表剧目之一。剧中王莽第一次出场的[西皮流水]“想当年设酒宴松棚会上,用药酒毒死了平帝老王……”,就展现了马派特有的行腔流利、用字精巧的唱腔艺术,这一段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尾腔,用变音虚字托腔、收腔,尽显俏丽风采,以达先声夺人之势。而“蟒台”一场的二黄[原板]、[碰板]、[散板]、[快原板]、[四平调]等系列唱段,是源于王莽与不同人物的不同关系、不同情感而设置的相应板式和唱腔。例如对邓禹:虽有怨情,但情绪和缓,唱[原板]节奏平稳,唱腔大方;对岑彭这个昔日爱将的背主求荣的行径充满怒气,予以训斥,故唱[碰板]节奏较快、情绪激动,唱腔也高亢有力;而当得知苏献阵亡时,王莽的悲痛之情已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而是对新朝崩溃的绝望,故此这段[散板]的演唱幅度更大,感情宣泄程度也更强烈。其中[快原板]是这场戏的重点唱段,先有[散板]铺垫,后有大段斥责众叛臣旧将的贯口念白为引领,在铿锵有力的[长锤]、[夺头]锣鼓后,乐队用强烈、快速的技法,奏出[原板]前奏过门,唱出“在阵前死了(哇)大元帅”,这“了(哇)”就是一个上行式行腔,反复起跌的“楼上楼”式的大腔,展现了王莽此时此刻痛失爱将、激动悲伤的心态。随后,以较快的节奏用数字的方法,完成叙事的任务,最后在跺句跺板中收腔,在尾腔处用了一个向低音处婉转、迂回的大腔,充分地宣泄了王莽悲中有哀、哀而无望的情感。而在面对自己曾经心仪的儒将姚期时,王莽心中更是十分惋惜与百般的感慨,此处[四平调]唱腔,虽与传统唱腔无异,但马先生却在节奏上、强弱对比上、演唱情绪上精心处理,唱出了新的意境。这几段唱腔,总体布局合理,板式设置准确,唱腔设计精彩,每一小段,均精雕细琢,堪称精品。由此可见,从故曲中出新,首先要对传统艺术的精华与内涵有认知、感悟和继承,一切按艺术规律去思去想,一切从人物的情感需要去演去唱,才能够正确地出新(而不是为出新而出新),才能使“老戏新演,老戏新唱”,唱出优秀传统剧目存在与发展的生命力。在“蟒台”一场,演员要盘腿坐姿完成五段唱腔和五段念白,念完了即开唱,唱毕后又接着念,这就要求演员不但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同时要有很好的体力、气力、功力来保证完成这场戏中繁重的唱、念任务。最后一场戏“云台观”斩王莽,又以西皮[导板]、[回龙]、[原板]、[流水]、[快板]的高亢、激劲以及难度很大的成套唱腔,塑造了一位在历史上锐意改革,因违背封建正统观念引起争议的政治家视死如归的形象。[西皮导板]“八月十五把寿拜”是马先生年轻时代嗓音极佳的典型唱法。唱腔完全在高音区域运行,“八月十五”是一口气连唱,“五(哇)”的“双翻高”是马派独特唱法,“把寿拜(呀)”是一气呵成的翻高尾音。一个大[导板],只中间一个气口,虽然难度增大了,但要求合情合理。首先是合乎唱腔奔放、高亢、激情的气势,再是合乎语法的要求——“八月十五,把寿拜——”,接下来[回龙]“满朝中文和武拜寿在金阶”,其中的“武”字又是翻高唱法,马连良先生在此用了个以气带声,以假声领真声的方法,使这个高音高而不拙,游刃有余。下面接受祭拜的唱,或[流水]或[快板],均是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分门别类,或惜,或怨,或恨,或叹,唱出王莽情感的多个侧面。最后当刘秀命令“将王莽押下开刀”后,随着[八大仓]接[回头]锣鼓点,王莽双手托髯环视周周,毅然叼袖、转身,昂首大步下场,向观众昭示了“莫以成败论英雄”的气概。

《白蟒台》可单演,也可和《取洛阳》连演。郝寿臣、侯喜瑞二位架子花宗师,均擅长此剧中的马武,“郝派”勾绿色碎脸,“侯派”勾蓝色碎脸。《取洛阳》一剧郝派的传人有樊效臣、袁世海及孟宪达等。侯派传人有袁国林、尚长荣等。

全剧大小角色众多,对行当水平、伴奏能力要求甚高,非一般剧团所能胜任。此剧从《取洛阳》至《白蟒台》,共十七场戏,这就要求各个行当的大小角色、伴奏乐队、舞台工作全体演职员,统一认识,保证全剧紧凑、完整,并使其繁简有方,疏密得当。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清官册》剧情介绍赏析

2021-6-16 20:40:14

戏曲知识

京剧《苏武牧羊》剧情介绍赏析

2021-6-16 20:41:5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