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士》原是连台本戏,共四本,原名《紫金镯》,又名《节义廉明》。顾名思义,是有关家庭纠纷的公案戏。其中又有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个进士,所以又叫《四进士》。据说这四进士本是同榜,因被权臣严嵩屈抑,郁郁不得志。他们在双塔寺盟誓:将来若能升任,一定要做清官,否则准备棺木一口,仰面还乡。后来四人得到海瑞的支持,相继外放:刘题做了河南上蔡县县令,顾读是汝南府兵备道台,兼管信阳州;田伦是江西八府巡按,因丁忧,尚未领凭上任,毛朋则为河南巡按。
上蔡县富户姚庭椿及妻田氏,毒死其弟姚庭梅,又将弟媳杨素贞骗出,由其兄杨青卖至异乡。杨春本要买杨素贞为妻,得知她的冤苦之后,反与她结为仁义兄妹,正好毛朋微服私访,扮作算命先生替他们写了状子,让他们越衙告状。不料兄妹失散,幸而杨素贞得到做过刑房书吏、现在开小店的宋士杰搭救,代她递状伸冤。田氏求田伦给顾读密札求情,并贿赂他三百两银子。顾读果然贪赃枉法,让田氏等交保释放,却将杨素贞收监。宋士杰掌握了顾读受贿的凭证,上堂辩理,反被顾读打了四十板。宋士杰决心到巡按毛朋那里去告,终于告倒了两员封疆大吏、一个百里县令。但是依照封建时代的“王法”,民告官也有大罪,宋士杰本当问斩,毛朋念他年迈,改为边外充军。宋士杰有理,并且仗着他的机智、经验,以及口才,说服了毛朋,将他释放,于是获得全胜。
周信芳说:这个戏原是以毛朋为主角,宋士杰要在第二本的末尾才出场。由于宋士杰富有正义感,而且他机智、老辣的性格,刻画得非常鲜明、生动,观众非常喜爱,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边演边改,渐渐地宋士杰成了主角,毛朋倒成了配角。戏的主题与风格,也起了变化,从歌颂清官的公案戏,变化成了歌颂普通人的社会剧。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又有传奇色彩。因为在古代实际生活中,这样幸运的结局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这出戏一直是周信芳的拿手戏之一。在多年的演出中,不断加工提高。建国以后又经过整理,成为麒派精品剧目中的极品。1956年拍摄成彩色京剧电影,由应云卫导演,剧名改为《宋士杰》。
这次以1959年的演出实况录音,以及由周信芳口述、我记录整理的《<四进士>表演艺术》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多次看周信芳演出的积累,综合整理而成。
用周信芳口述的表演艺术记录的原话,来说明并注释表演,行家认为是一个特色。
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南开中学我有位老同学,当时一起参加学校的京剧社,经常一起演出。后来他考取了“清华”,毕业后专攻音乐,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教音乐,对于京剧、音乐,他都是专家。这次在上海重逢,特请他校阅了一遍,特此致谢!他不愿提他的名字,就遵嘱不提了。此外,还向曾给周信芳司鼓的名鼓师张鑫海、周信芳之子周少麟以及热心钻研、传播麒派的张信忠和演过田伦的齐英才请教,也特此致谢。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