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徐良出世》剧情介绍赏析

武丑戏《徐良出世》是著名京剧武丑表演艺术家叶盛章先生代表作之一。这出戏取材于清代(作者佚名)武侠小说《小五义》(全称《忠烈小五义传》,最早为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北京文光楼刻本)第五十六至六十七回。

该剧描写山西祁县铁匠徐庆之子徐良自幼爱习拳棒,拜云中鹤魏真为师,学会十八般兵器,人称多臂熊。一日,接到已别二十多年的父亲徐庆的书信,叫他赶赴襄阳,父子相见。于是徐良辞别母亲,离开家乡。行至乌龙岗,夜宿号称“飞毛腿”高解的黑店。高解于酒中放毒,企图害死徐良。徐良勇敢机智、巧妙周旋,与店主高解展开一场搏斗。后来在小侠艾虎的协助下,打跑高解,徐良得了大环宝刀。高解逃到桃花沟,网罗同伙继续作恶。徐良与艾虎在追贼途中,又遇白芸生、韩天锦、卢珍,在丁兆兰的提议下,五人结为金兰兄弟,人称“小五义”。为了除掉高解,徐良与众位兄弟夜入桃花沟,平灭匪巢,随后,众人同奔襄阳。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盛章先生创编了这出戏。他没有完全照搬传统京剧武丑戏的模式,从选择题材到塑造舞台上徐良的艺术形象,都立足于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首先,他打破传统武丑脸上勾一道白鼻梁的演法。《小五义》书中描写徐良:“身高七尺,青缎壮帽,青绢帕拧头,正当中面门上映出来一个茨菇叶儿。穿一件皂青缎的箭袖袍,青丝鸾带,黑色灰的衬衫,青缎窄腰快靴。往脸上看,黑紫的脸膛,两道白眉毛,一双虎目,垂大准头,四字口见棱见角,大片牙,乌牙根,大耳垂轮,未长髭须,正在年少。”(见《小五义》第五十六回)所以他在创造徐良脸谱时,先以紫红色打底,随后在眼窝上勾鸭蛋形的白底黑圈,在左右眼角上方画两个黑色圆圈,活像一双虎眼。随后从鼻尖上部微微垂下黑里套白似蝙蝠形的鼻窝。在嘴上先勾红色,红外边再画白粉,白粉外面再勾黑。完全符合小说中所描述徐良的“四字口见棱见角”的形象,最后在眉毛上粘两道白眉毛。

叶先生研究出徐良的帽子,是用青缎绣白图案,头顶上拧成一个尖形缎子黑花,靠耳朵上面用黑缎子做成两个小犄角,上面绣着一条白图案,当中插一个茨菇叶儿。从徐良的脸谱到帽子和服装,叶盛章都是根据人物性格精心设计的,与传统戏里所有的武丑角色截然不同。

徐良的念白,叶先生也没有用京白表现,他紧紧抓住徐良是山西祁县人氏的特点,为了更真实表现人物个性,决定用山西口音念白。可是叶盛章自幼生长在北京城,对山西话又不熟悉,便托人了解北京城里可有山西朋友久居。巧得很,前门外当时五牌楼附近路东有座五间门面的干果海味店叫“通三益”,东家是与祁县毗邻的太谷县人。叶盛章听到这消息高兴极了,于是主动登门拜访,一字一句地跟人家学说山西话,并学唱“山西梆子”,颇下功夫。在剧中“别家”有段唱词:“劝老娘你把那宽心来放,一路上行侠义自有主张。此一番去把那襄阳城往,愿老娘在家中福寿安康。”通常都是用京剧[西皮原板]或是[二黄原板]演唱,可是叶盛章却大胆地吸收地方剧“山西梆子”腔演唱,既表现了人物个性和出生地,又突破了京剧传统模式,增加戏剧艺术效果。果然,叶先生扮演的徐良,每当演到他唱“山西梆子”,不仅准确,而且韵味十足,再加上他的嗓音清脆明亮,每唱一句台下总是满堂喝彩,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在叶先生大胆创新、精心设计下,这出戏不仅情节曲折,风趣幽默,武打出色,新颖别致,而且与另一出演徐良的《藏珍楼》,称得上姊妹篇,都是“叶派”武丑戏的代表作。

据我所知《徐良出世》这个剧本,叶盛章先生生前没有公开发表过。我们内蒙古京剧团著名武丑艺术家李庆春先生曾演出此剧,也是根据叶先生演出时的纪录手抄本。由于原剧本有些不足,李庆春先生曾找过叶盛章先生研究,想对此剧再加修改。由于“文革”初期叶先生不幸辞世,修改剧本一事也就放下了。后来恢复上演传统戏,我受李庆春先生之托,根据《小五义》小说,结合叶盛章先生的演出本,曾斗胆地进行过修改。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对“叶派”武丑戏这么感兴趣?我从小生长在北京城,从记事起就跟着父母看叶盛章的戏,好多戏曾看过多遍,就拿这出《徐良出世》来说,就看了十多次。我还记得最后一次看是在前门外肉市广和剧场演出的《徐良出世》,那天晚上正赶上下大雨,把我全身浇得透心凉,可是也没挡住我去看这场戏。进了剧场一看吓了一跳,您别看门外瓢泼大雨,剧场里头却是座无虚席,连靠墙两边走道上都站满了观众。叶盛章扮演的徐良,从扮相到表演,从唱的那段“山西梆子”到念白,做派身段动作,一切都是细腻入微,打得那更是精彩出色了。不说别的,就以最后擒高解这场大开打为例,叶盛章与他多年老搭档高盛虹先生扮演的高解打的那套“单刀枪”,这套把子在京剧舞台上并不陌生,凡是武戏演员基本都会,可是人家二位打这套“单刀枪”,虽然不是真刀真枪,但是手里头干净、利落、惊险,脚底下灵活、轻帅、腾挪,打得满台飞舞,火爆猛烈,那可真是急如飞隼,夺人魂魄!看得台下观众无不瞠目结舌!台下掌声雷动,喝彩叫绝。所以我对“叶派”武丑艺术特别崇拜,简直入了迷,至今回忆起来印象仍极为深刻。

为了使“叶派”武丑艺术广为流传,弘扬武丑表演艺术,我虽然已经退休离开了剧团,仍愿花费精力,每天坐在灯下把所知道的和过去保存有关叶先生演出剧目资料,奉献给京剧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毕竟时间久远,再加上我艺术功力不足,肯定存在粗疏浅陋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巧连环》剧情介绍赏析

2021-6-26 21:48:53

戏曲知识

京剧《小上坟》剧情介绍赏析

2021-6-27 20:31: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