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法门寺》剧情介绍赏析

《法门寺》又名《坞县》、《朱砂井》。这是一出在京剧形成时期就有的剧目。程长庚演出时,有时饰赵廉,有时饰刘瑾。后来有人把整个故事从《拾玉镯》开始连缀起来演至“大审”,总名为《双姣奇缘》。据说,这是出自古瑁轩王瑶卿的秘本。现在演出多为《拾玉镯》、《法门寺》单折演或二折连演。

该剧故事梗概如下:这是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的一个奇案。世袭指挥傅朋一日在白衣庵附近闲游,偶遇孙玉姣一人在门前刺绣。二人相见甚为倾心,傅朋故意丢落玉镯一只。不巧,此情此景被刘媒婆暗中看见,于是盘问孙玉姣,并索绣鞋一只,答应代为撮合。不想,其子刘彪赚去绣鞋,在街上讹诈傅朋。刘公道劝解,将刘彪赶走。夜间,刘彪去孙玉姣家行窃,正巧,孙玉姣舅父褚生与妻贾氏前去拜佛居玉姣卧室。刘彪白天与傅朋冲突,耿耿于怀,误以为是青年男女苟合,顿起杀机,连伤二命,并将贾氏人头隔墙抛入刘公道后院,嫁祸于人。刘公道将人头投入朱砂井内,被雇工宋兴儿发现。刘公道恐事情泄露,骗宋兴儿至井边,将其推下井去。凶案报坞县后,累及傅朋,被屈打成招。然而,人头没下落,难以结案。刘公道为逃避罪责,诬宋兴儿行窃潜逃。宋父及宋巧姣当堂辩白不成,宋巧姣被收监。在监内,宋巧姣与孙玉姣、傅朋攀谈案情,断定真凶必为刘彪,愿代二人具状雪冤。傅朋感其德,将另一只玉镯赠与宋巧姣,并嘱家人代偿刘公道银钱。宋巧姣出监后将刘媒婆灌醉,探得实情。此时,权阉刘瑾从太后往法门寺降香,宋巧姣冒死状告坞县令赵廉问案不公。刘瑾在太后敦促下,责令赵廉三天内将案情审清,人犯带齐结案。最后,太后指婚,傅朋与孙玉姣、宋巧姣成婚。

《法门寺》是一出群戏,生、旦、净、丑各大家经常演出此剧,留下的音像资料比较多。此整理本是按杨宝森、华慧麟、郝寿臣、萧长华的戏路进行整理的。

一般认为这出戏中生、旦是主角,净、丑是硬配角。虽说如此,但是角儿们却不得不依赖大小花脸为其增色。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各班社争相邀侯喜瑞参演此剧,如有他参演能多上一二成座。有时,侯喜瑞下了压轴赶大轴,吃完了晚饭再上一个夜场。马连昆演刘彪唱那段〔流水〕很有特色,很多班社烦他在“叩阍”一场下来赶个刘彪,完了再接演“大审”的刘瑾。由此可见,这出戏最适合在义务戏里上演,可以拴住许多好佬,很受观众欢迎。例如,在北京抗美援朝捐献演出中,就有由谭小培、华慧麟、郝寿臣、萧长华合演的《法门寺》。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曾就《法门寺》揭露官场腐败表示赞赏,当时有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萧长华和李和曾、杜近芳、袁世海、孙盛武分别以强大阵容演出了《法门寺》。但是,一般剧团单演此剧,很难上座。通常演《法门寺》都是双出,当年谭富英、裘盛戎、杨宝森、奚啸伯等都是如此。即便是马连良的扶风社以其强大的阵容上演此剧也是作为歇工戏在星期日白天唱。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早年常演此剧,后来就很少演了。金少山北上回京,演出轰动九城,但单挑贴一出《法门寺》预售只卖出三四十张票,不得不回戏。

因为京剧讲究听唱,刘瑾是个架子花,没有大段的唱,所以人们总以赵廉、宋巧姣为主角。而生、旦除各有一大段唱外,没有更多的做表,全剧四分之三时间都是刘瑾、贾桂在场上,因此,大小花脸的表演就至关重要了,正所谓绿叶青翠欲滴,花儿才显更红。郝寿臣留有录音和配像,他饰刘瑾源自金秀山,上场〔引子〕的词“威权镇朝廊,深感皇恩荡”就是金的念法。表演更侧重表现权势,贾桂读状时,刘瑾端坐如同一尊塑像。今留有他的一帧剧照可以证明。郝寿臣三出京白太监戏,久负盛名:《法门寺》刘瑾,谄媚恃宠;《黄金台》伊立,骄鸷狠辣;《忠孝全》王振,威严持重。三个太监,三种形象,绝不雷同。侯喜瑞所饰刘瑾在金、郝、侯三大净行流派中居榜首,为人津津乐道。侯喜瑞嗓音不够清亮,个头也不高,然而他的唱就字不就腔,极有韵味,特别擅长〔散板〕、〔摇板〕、〔流水〕等;念白吐字规范,抑扬顿挫,层次分明;做表功架边实,动作优美,善于用程式刻画人物,用表演挖掘人物内心。这种表演风格极适宜表现刘瑾这个人物。通过自报家门要杀喊冤的宋巧姣,越过皇帝封赵廉知府,嘲弄人犯、威吓赵廉等表现了他骄横恃宠;受了太后责备后立即唯唯诺诺地为宋巧姣雪冤,最后倒贴两千两银子给“双姣”办妆奁,充分暴露出他谄媚的一面。剧中和贾桂打哈哈,特别他独有的《逛花园》(见附录一)给戏增添了喜剧的美感,让人们轻轻松松地坐在剧场享受艺术。在身段上,不妨引一段翁偶虹的评论:“念完‘只望出京乐安然,在京出京俱一般’,接贾桂高喊的‘坞县公文一角,当堂扯封’的折袖转身,与贾桂对走三个犄角的三番扬脸看公文,更有特色。这场,侯喜瑞改穿自己特备的金蟒,袖角襟缘,辉煌灿烂,绚丽耀眼,真像一只金凤凰,飞舞于红氍毹上。而全剧结束时,在大座里场椅念‘见了圣上,咱家再提拔于你’的翻袖踢蟒、飒然下场,明爽干净,无怪熟观此剧的观众异口同声地说他这一手是‘胡萝卜就酒,嘎嘣脆!’这一句推崇之词,实际是从他的表演之美而引发的。”

另一个重要配角是贾桂。贾桂的表演公认当首推萧长华。萧老留有两个录音,贾桂一角包含着许多他自己的创造。他20岁搭小鸿奎班常进宫应差,深刻感受了太监们的媚上傲下、贪婪狡黠。他把这些感受融入贾桂的表演中,才有对班头对赵廉暗示、明索,油滑狡诈那种入木三分的刻画以及对刘瑾迎合奉承、摇头摆尾的淋漓尽致的展现。把一个小太监的奴才相演得丝丝入扣。萧长华表演贾桂的另一亮点是读大状。这个大状原词也是一段“贯口”,1905年喜连成学生耿喜斌演出卖了很大力气,反应却十分冷淡,一位老者还连连摇头撇嘴。萧长华得知后毕恭毕敬地将老者请至后台,虚怀求教。这位老者叫叶肖斋,他指出了台上念白应遵循的法则,指出该段状词四声安排有误,难以念出感情,打动观众,并答应给重写一段状词。科班演出采用了新词,效果很好,就沿用下来。1912年萧长华与谭鑫培、金秀山在广和楼合演《法门寺》时,他开始将这段词用在舞台上。1962年他又著文《谈贾桂念状》,详细分析总结了这段表演。

关于赵廉和宋巧姣的表演,主要就是各自一段〔西皮慢板〕唱腔。众多名家均有精彩的表现,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老黄请医》剧情介绍赏析

2021-6-28 20:35:32

戏曲知识

京剧《拾玉镯》剧情介绍赏析

2021-6-29 20:37: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