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剧情介绍赏析

在号称“汉唐三千宋明八百”的浩繁京剧剧目中,以《三国演义》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戏小戏真是不少,可像《群英会·借东风》这样至今久演不衰的却不是很多。从“同光十三绝”的卢胜奎以擅演此剧得享盛名,到梨园老字号“富连成”拿此剧做“镇社之宝”,经过多年演出过程中的不断修改加工,终于使这出老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粹艺术经典。1957年拍摄的同名戏曲电影,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群英会·借东风》原本是表现一场波澜壮阔战争风云的宏大题材,可在京剧舞台上人们看到的,却不是那种全景油画式的《战争与和平》,而是散点聚焦式的《清明上河图》。京剧作为世俗艺术,和它的母体通俗演义一样,很善于从民间的视角诠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事,把“高处不胜寒”的帝王将相心智与权谋的政治较量,表现得处处充满常人常情的道德标准与世俗趣味。一切故事、一切人物都那么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

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京剧大师马连良塑造的诸葛亮是再恰当不过了。没有剑拔弩张的火爆,没有刻意做作的雕琢,更没有卖弄技巧的躁动与廉价低俗的噱头。无论是初次登场的【小锣打上】,念两句“不惜一身探虎穴,智高哪怕入龙潭”的“官中”对儿,还是首次开唱就那么几句不显山不露水的〔散板〕,舒云漫卷的流动中,诸葛亮的神态与气度就全有了。前半部《群英会》中的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大块的整戏,然而“形散神不散”,谁能说“草船借箭”一场的那几句〔西皮原板〕没有疾风扫落叶似的酣畅,一下子把戏推向迭起的高潮?又有谁能说“打黄盖”一场径自饮酒不动声色的“没戏”中的有戏,不是极高表演“火候”的体现呢?一个抖袖、一个眼神,看似漫不经意,贯穿起来,处处是剧情的需要,处处是人物的需要,真可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直到《借东风》,诸葛亮的戏才“化零为整”,显出经过九曲十八湾之后蓄势而发的磅礴与浩荡来。〔二黄导板〕过门、〔回龙〕、〔原板〕,唱词与旋律优美的唱腔相互映衬,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诗情意蕴渲染得一波三折,有声有色。“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呃)”的小小润腔,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为诸葛亮民间视角的完美形象勾出最富神采的亮色,也使“马派”演唱特色的黄金点闪出耀眼的光辉。

叶盛兰塑造的周瑜,像是一幅工笔画。拆开看每一个局部,都显出如雕如镂的独具匠心,线条精细,而纵览起来又气贯长虹,饱满鲜明。〔点绛唇〕、“定场诗”、“表白”无非是人物上场的“官中”套路,可声韵、动作的刻意求工却有内在深沉的意味,把周瑜身份气派上的“大”和气量心胸上的“小”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一段佯装醉态内含机巧的舞剑,几句直抒胸臆流水行云的〔西皮摇板〕,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既张扬出小生表演技艺的精湛,又勾描出周瑜的足智多谋、踌躇满志。叶盛兰演活了周瑜,最妙之处是和同台人物交流做戏时,如对诸葛亮的嫉妒、对鲁肃的颐指气使、对蒋干的愚弄摆布,眉宇之间细微之处交代得明白清晰,锋芒毕露地展示出周瑜个性化的一面,可总体神态上却又不失为大将的风度,表现了演员对人物深刻的体味理解和对表达方式的精确把握。

袁世海塑造的曹操,虽然造型上依然没脱“奸白脸”的模式,可在曹操这一人物典型性格和心理特征的刻画上,却开掘出“脸谱化”所远不能涵盖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在这场军事谋略的较量中,曹操是个失败者,剧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曹操不断上当的过程。然而,这样的情节并没有影响曹操形象中叱咤风云的一面。袁世海把架子花脸表演手段种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吃透了,又把“奸雄”二字的对立统一也琢磨透了。所以,“造下了铜雀台缺少二美”的迂回拖腔,没有了轻薄的丑态,反倒增几分雅儒的情怀;“回书”时对蒋干的怨怼,不单是气急败坏、咬牙切齿,还有一点恨其不争气的包容之心。“横槊赋诗”一场把曹操的丰满形象推向极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苍劲古朴的旋律,配上完全京剧化的程式动作,把想象中古人且吟且咏的神采风貌,变为直观的艺术形象,而且在情节规定的氛围之外,营造出一派诗情画意来。

从某种角度说,《群英会·借东风》中的鲁肃形象,被夸张得有些漫画化。作为诸葛亮镇定自若、料事如神的反衬,鲁肃总是后知后觉,憨直得近乎天真。但惟其如此,才显出人物个性的可亲可敬来,而且强化了全剧解读历史的世俗化情趣。谭富英塑造的鲁肃,唱、念、做见不着一点被程式制约的痕迹,动作的语言和语言的动作勾描出来的却是自有“方圆”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草船借箭”一场,那几句不长的“鲁子敬在舟中浑身战抖”的〔西皮原板〕,接下来交令时那一大段“诸葛亮出得帐去,一日也不慌,两日也不忙”的念白,会明白无误地传递给你这样的感悟,京剧表演程式化语汇运用到自由王国的程度,该是何等撩魂动魄,神乎其技。

裘盛戎塑造的黄盖,为净行人物竖起一块凝重的丰碑。看剧本,黄盖只能算个配角,可让裘盛戎在台上演出来就成了主角。“群英会”上,面对蒋干的诘问,只念了一个“然——”,那架式、那气魄,真是一以当十,把老迈忠勇的黄盖胸壑间的万千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周瑜定“苦肉计”那场,四句〔西皮散板〕“周都督休得要大礼恭敬”,加起来不过四十个字,却唱得有起承转合、有欲扬先抑、有异峰突起、有柳暗花明,字字千钧,荡气回肠,把黄盖的身份、性格、气质以及此时此刻的情感与心迹都准确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插科打诨本是戏曲丑角表演最基本的特征,可其间的文野高下之分却能因表演者的道行如何有天壤之别。萧长华塑造的蒋干,绝不是为高雅而“高雅”失去了插科打诨的灵动与情趣,而是从人物本身思维逻辑出发来挖掘角色行为进程中荒唐可笑的情结。方巾气、腐儒气是蒋干的人物基调,可萧长华演出来的蒋干于基调的始终匀停之外,另有一股苏秦、张仪再世,萧何、张良附体的自我感觉。“盗书”犹如真的如虎口拔得牙,“回书”就好似遭挫折心情失落,一切主观内心视象,没一点不“实事求是”,反现出更深一层的滑稽与幽默,演出来的角色给人的感觉是那样自然而然,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华容道》剧情介绍赏析

2021-6-29 20:38:14

戏曲知识

京剧《天官赐福》剧情介绍赏析

2021-6-29 20:39: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