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斩黄袍》剧情介绍赏析

民国王梦生《梨园佳话》中说:“《斩黄袍》一出内多‘拔尖子’腔,与《战太平》相类,惟不须‘打靶’,故喉佳者均可唱也。此类佳剧甚多,不胜记录。”的确,没有嗓子是唱不了这出戏的。“戏之佳处全在声音悦人,患寂者弦管以哗之,患郁者金鼓以震之,抱不平者妙歌缓节以柔下之,悲作客者闲情艳唱以慰劳之。”这也是《梨园佳话》中的警句。

《斩黄袍》是传自刘鸿声经高庆奎唱红了的一出戏。该剧情节梗概如下:五代后周柴荣既死,赵匡胤黄袍加身,纳河北韩龙妹韩素梅为妃,终日居韩宫,颇有晏安骄淫之态。因韩妃故,封韩龙为卿。赵匡胤义弟郑恩(子明),素憨直,入谏,不听。郑在殿前斥赵匡胤昏聩无道。赵匡胤怒甚,命缚之殿前,含怒入宫。妃悉其状,因与兄乘机构陷,将赵灌醉,矫旨出宫斩郑。高怀德数次飞章入宫力保,均为韩龙兄妹所匿。郑恩遂屈死。既而郑恩妻陶三春知之,率兵逼临城下。赵匡胤惧,始懊悔不及,唯苦求高怀德调停保护。高怀德即怒斩韩龙于御前,请杀韩妃,封荫郑恩妻子并赐黄袍,以谢郑恩魂于地下。赵匡胤不得已,一一从之,陶三春乃退兵。

我们收录的是高庆奎的高足李和曾的演出本。主演赵匡胤属红生,勾红脸,眉子勾盘云头,左龙右痣,象征帝王之像。整出戏从黄袍加身到斩黄袍止计12场,要演约85分钟。该剧以唱为主,以〔西皮摇板〕“梦里只见大兄王,江山大事付玄郎”开唱,后有多段朗朗上口的〔西皮流水〕,如十二句“他三人把话一样讲,在陈桥闷坏赵玄郎……”,十句的“天作保来地作保,在陈桥扶起龙一条……”等,都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特别是那段脍炙人口的〔西皮二六〕“孤王酒醉桃花宫,韩素梅生来好貌容。寡人一见龙心宠,兄封国舅他妹封在桃花宫。内侍臣摆驾上九重……”,是当时的流行曲,大街小巷皆有人哼唱。

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在谈到高庆奎时说:“高庆奎唱法的上的特点,除调门高,气力足,嗓音宽亮刚劲之外,快板比刘鸿声节奏鲜明,吐字比刘鸿声有顿挫,不像刘只能放不能收,只能高翻不能低转。然而高的禀赋毕竟不同于刘,没有刘的那种高爽美脆、清澈无尘滓的感觉,而代之以铿锵有力,疾徐有节,轻重有层次。另外,高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亦为刘所无。一是高派独有的‘疙瘩腔’,这与谭派的‘疙瘩腔’名同实异。……高派的疙瘩腔则锋芒毕露,每个音符之间的转换曲折十分清晰,起伏变化异常明显,声带发音不用‘擞儿’和颤音,而是把一个个音符有棱角地唱了出来,弄得不好,失之矫揉造作。现在李和曾还能掌握这个特点。”

《斩黄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和曾经常演出的剧目,辅之以娄振奎之郑子明,李世霖之高怀德,珠联璧合,上座率很高。李和曾擅唱,在剧中无论是〔散板〕、〔流水〕、〔快板〕、〔二六〕,还是在〔摇板〕中的“嘎调”,尺寸快慢有致,口齿吐字有力,“嘎调”响入云霄,听其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娄振奎乃铜锤三奎(另外二人为王泉奎、赵文奎)之一,他的嗓子宽厚高亢,唱腔气势宏伟。他饰演的郑子明性格爽直,念白用怯口(山西方言),一句对“雌雄眼能观天下,枣阳槊保定邦家”念得斩钉截铁,声震屋瓦。六句〔西皮快板〕“郑子明泪如梭,道声匡胤咱的哥。你坐江山亏哪个,全凭咱老郑枣阳槊。认悲含泪我就下殿角,看看何人把本托?”字字珠玑,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李世霖之高怀德,把一个文武老生应工的角色,拿捏得非常准确。保本未成,他心急如焚,弹髯口,抖水袖,几次欲闯宫与太监的一拦一闯,都到火候。脱蟒换靠后,露出万里侯的真容,挎宝剑、跨腿、蹉步很见功力。他的张扬与赵匡胤听说陶三春反后的懦弱,形成反差,一张一弛,极具喜剧效果。

这样一出高派的经典剧目,却少见于舞台,究其原因,一是演员功力不够,难以胜任;二是院团领导不够重视,没有把力量用在挖掘传统、培养人才上。但愿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勉力而行,使经典剧目重见天日!

常立胜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辕门斩子》剧情介绍赏析

2021-6-30 20:41:41

戏曲知识

京剧《逍遥津》剧情介绍赏析

2021-6-30 20:43: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