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取金陵》剧情介绍赏析

元顺帝时,红巾军攻打金陵。金陵守将赤福寿、曹良臣皆骁勇。红巾军元帅徐达设计,陷曹良臣于重围,将其说降。赤福寿勇冠三军,红巾军诸将皆非对手。游侠伍福闻讯前来相助,阵前逼赤福寿自刎。赤福寿妻凤吉公主亦战死。红巾军遂取金陵。

京剧《取金陵》是一出流传已久的剧目,在清廷内府记载中,可以看到,光绪二十八年(1869年)《乱弹提纲》中已详细记录了该剧角色、演员名单。光绪三十四年(1875年)农历六月十八日在颐乐殿中,该剧与《状元印》、《金锁阵》、《朱仙镇》、《连营寨》等剧组合为一台节目。该剧成为一个成熟的、常演的节目,应已有150年的历史。

该剧有记录的最早主演为朱四十(朱文英)、余庄儿(余玉琴)、李永泉等,均为名重一时的武旦、武净演员,后来九阵风(阎岚秋)传承此剧,并传授给中华戏校的李金鸿、陈金彪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该剧仍常见于舞台。笔者于1953年、1954年两次观摩学习了当时北京市京剧一团(团长为李万春)演出的此剧,主演为李金鸿(饰凤吉公主)、景荣庆(饰赤福寿),剧场是中和戏院、三庆戏院。1954年在朝阳门外一家戏园、1957年在华北戏院两次观摩学习了陈金彪演的凤吉公主一角(1954年陈在李金声为团长的燕声京剧团,1957年陈在亦是李金声为团长的联谊京剧团)。1946年以前,笔者在北京时因尚未学戏,虽然亦见过该剧数次,仅依稀记得一小脚穿白衣的女人,在台上把枪踢来踢去,有一个红脸大将拔剑自刎的情景,其他则一无印象,更不知主演为谁。

总的来说,该剧在北方(尤其是北京)舞台上是一出常见剧目,在南方则少见。笔者1947年在南方首次学戏,1957年在南方二次学戏,历时八年,未见有上演此剧者。奇怪的是,自1963年迄今,此剧绝迹京剧舞台已五十年了(或云内部公演过一次,则笔者陋见,仅有耳闻)。笔者曾就此事请教何金海老师、李金鸿老师,对个中缘故,两位前辈亦未有确切答复,或云占人较多,或说场次较碎,但均未能解答笔者之惑。笔者杞忧,这样一出很有特色、流传甚久的传统老戏,如果坐看其消亡,殊为可惜。

《取金陵》一剧的看点如下:

一是武打。按京剧传统,旦角打出手大都表现仙、妖等空中打斗,很少有平常将士来回飞掷刀枪的,该剧中凤吉公主和红巾军诸将的出手开打(术语“过家伙”)虽是凡人之间的较量,但原小说中凤吉公主自幼仙山学艺,有法术,故开打按仙、妖处理。另外,开打的套路也较新颖,如凤吉公主与胡大海的大刀对大刀即为此剧的专用打法,与常用的“勾刀”等不同。赤福寿武打技巧虽非高难,但他身着大靠,头戴翎尾,腰悬宝剑,加之黑满、牵巾,动转间均须时时顾及,很见功力。

二是唱功。此剧主演唱段不多,但比起《摇钱树》、《泗州城》、《竹林计》、《芦林坡》等武戏,还是繁难得多,生、旦、净、丑都要有嗓子能唱才行。

三是阵容。此剧全出上场演员约四十人,与《阳平关》等大型剧目相埒,犹多女兵女将数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两次大帐场次很有声势,舞台画面丰满充实(就是常说的“有派儿头”),各主演服饰光鲜,看上去亮眼夺目。

此剧排演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比如红巾军方面八员靠将,除沐英大靠到底外,另七人都是前半出扎靠、穿厚底与曹良臣、赤福寿开打,后半出换箭衣、薄底和公主开打,出手稳熟,一般剧团不易调配(现在各院校人才济济,不成问题,以前团里不会配置如此之多的演员)。再一难点是曹良臣这一人物,以武老生应工,剧中武打不算繁难,然唯其开打较简,多次过来过去的套路,观众会觉得“瘟”,而且此人场次不少,却与剧情关联不大,所以不易演好。第三个问题就是凤吉公主的武打较多,时间较长,其间大部分是以【走马锣鼓】伴奏的,目的是打出一招一式的“身份”,但恐怕观众现在看惯了“几分钟的旅游、参赛节目”,对这种讲究韵味的武打,未必耐得下心来看(或许这也正是大家不愿重排上演此剧的原因)。

该剧的剧本取材于《明英烈》,所以人物关系对不熟悉说部的观众来说较难理解。比如剧中伍福何以用数语就逼得赤福寿阵前自刎,未能交代清楚。这属于篇幅所限,无法展开叙述。又如红巾军如何在凤吉公主败阵前就进占了金陵城,亦未交代。(笔者已在徐达念白中添加“众将迎敌,本帅与主公暗取金陵”,略做交代。)

另外,在这里说两句题外话。笔者向何金海师学此剧时,何师嘱咐:以后若有机会排演此剧时,不是不能改动,但属于精华部分还应保留原貌。所以当时一位年轻花脸演员提问:“可否开打时不挂宝剑,到最后见伍福那场再挂?”何师婉转答复他:“凭你这身功夫,只要平常练功,排戏时挂上剑开打,练几次就行了,无非开打、耍下场时照顾点剑穗子而已。”事后何师对我们说:“打了半天都没带剑,快自刎了才想起挂剑来了,观众会觉得这剑专门为抹脖子预备的吧?”再有一点,此剧武旦开打虽多,但不能全是快速的,一来出手部分要照顾韵律、美感,二来武打若从头至尾一快到底,没有对比也就显不出快了。

笔者经刘书信先生介绍,向何金海老师学戏,《取金陵》是继《神亭岭》(孙策)、《摇钱树》之后学的第三出戏,学了一年才学完,印象很深,其中旦角部分,又经何师介绍请教了李金鸿老师。该剧的剧本以何老师教学本为主,参考了清廷藏本、阎岚秋先生藏本厘定。

王宗伟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打侄上坟》剧情介绍赏析

2021-6-30 20:44:26

戏曲知识

京剧《扈家庄》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 20:47: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