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扈家庄》剧情介绍赏析

《扈家庄》一名《夺锦标》,是武旦行的重头戏,剧情源于《水浒传》第四十七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二打祝家庄”。剧情与小说有出入:祝家庄和扈家庄结盟与梁山为敌,梁山宋江引兵攻打祝、扈二庄。扈家庄扈三娘身材高大骁勇善战号称“一丈青”,一战生擒王英,再战又伤李逵,得意洋洋忘乎所以,最后陷入林冲所布之阵,被擒。

《扈家庄》是武旦名伶“九阵风”(阎岚秋)的代表作之一。“九阵风”的艺术特色是武打“勇猛彪悍,排风驭电,非常火炽”。阎氏曾在中华戏校执教,那时宋德珠就是他的得意学生。

先师宋德珠是一位勇于改革创新的艺术家,在舞台上他注重突出旦(女性)之美。如“云手”是各行都用的程式,戏曲有“生齐胸、旦齐乳、净齐肩、丑齐脐”之口诀。旦的“云手”为什么要齐乳呢?这是因为妇女受封建意识的影响,乳不但要束紧更不能外露,所以旦角做身段都用手将乳遮住,因此就形成了“旦齐乳”的程式。他在画报、电影中见到外国女性都袒胸、突出乳部,强调曲线之美,于是大胆“拿”来,将“旦齐乳”的程式,改成手的部位下移,露出乳部,使人物更加妩媚多姿。

1962年我有幸拜在宋师门下,学的第一出戏就是《扈家庄》。清晨,师父带我到保定人民公园,怹提着鸟笼在一旁遛鸟,叫我先压腿、踢腿、下腰,待我活动开了,怹往长椅上一坐,叫我跑圆场。“想跟我学戏,得先跑好圆场。”——这是师父教学生的原则。怹说“基功好不好,先看你一跑”,“咱们台上一走一动,处处离不开圆场功”,因为“脚下是根”。怹规定跑圆场“四不准,一压步”,即不准晃、不准窜、不准颠、不准扭,必须要压住步。怹曾多次给我做示范,常说“练功其实是磨功,珠宝玉器不打磨不光亮,咱们京剧台上的功夫是磨出来的”。所以每当我跑圆场时不管跑多长时间,跑得多么累,师父不叫停,我是不敢也绝不会停下来的。有时师父还用枪头顶着我的腰跑,每次叫停前怹会先“嗯”一声,然后才会说“行了,歇会儿吧”。

师父在教戏过程中,反对单纯对他进行模仿。怹说:“向我学戏,不仅仅学个表面的样儿,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的情理,知道一字一句为什么要这么唱、念,一招一式为什么要这么做。”怹说:“我是男的演女的,你本来是女的,我是在模仿女的,你就不必再要去模仿我的模仿,要从学习我的表演特点中,发挥你的特点。”“美、媚、帅、脆”就是师父的表演特点,充分体现在怹饰演的各个人物的身上。师父说:“演扈三娘要表现人物的傲气,尤其是亮相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动作不到位,力度不够,功夫欠缺,必然把人物演得软弱无力,含含糊糊。功夫是否到家,动作是否到位,尤其是亮相是否有力度,都关系到对扈三娘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准确。”

我在多年的演出生涯中与宋派的《扈家庄》有着不解之缘,不仅多次演出该戏,还相继教给了一些学生,其中有山东的董翠娜、王晓燕,天津的李唤弟、赵士慧,大连的李萍以及烟台戏校的一些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从圆场开始,有时候我可以领着学生跑正、反各五十个圆场,以至有的学生叫苦不迭,但我深知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的。

传统京剧艺术各种流派都印记着一种时代的特征,当然也检验着一个流派的美学特征能否广为流传,被时代接受。有人说宋派表演艺术风格的形成并广为流传至今,正是先师的美学观具有紧跟时代甚至是超前的艺术特征。在我们思考京剧的前途时,我想宋派的表演艺术会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现我应《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编委会之邀将宋派的《扈家庄》整理出来,既是对先师的怀念,也想对宋派艺术的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宋燕玲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取金陵》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 20:45:22

戏曲知识

京剧《翠屏山》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 20:48: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