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绿珠坠楼》剧情介绍赏析

绿珠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故事广为流传。宋《乐史》有《绿珠传》,《太平广记》有绿珠的故事。元代关汉卿写了杂剧《石崇妾绿珠坠楼,》演绎绿珠的故事,可惜原本早佚。近代剧作家陈水钟先生按照历史的真实为徐碧云编写了《绿珠坠楼》剧本,文辞典雅,语言流畅,文学性、戏剧性都很强。徐碧云以美妙的歌喉、精湛的舞蹈、无与伦比的武功,使该剧于19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和戏院首演时就引起了轰动。1927年徐碧云以《绿珠坠楼》与“梅尚程荀”一起名列京剧“五大名伶”。

《绿珠坠楼》剧情梗概如下:西晋时广西合浦女子绿珠,靓丽聪敏,丧父后,与老母相依为命。因无计谋生,母女欲赴洛阳投奔其父故旧。路途中遇盗,幸遇石崇出使交趾返回,将母女搭救。石崇怜悯其遭遇,以三斛珍珠将绿珠收留,带回洛阳。石崇回洛阳后修了金谷园,并在园内专门为绿珠修建了一座崇绮楼。在金谷园内,石崇与潘岳等文人雅士定期举行“金谷雅集”,饮酒赋诗,又与当朝权贵争强斗富。席间绿珠歌舞助兴,使石崇出尽风头。石崇好友潘岳随从孙秀见绿珠美色,垂涎三尺,被潘岳当众斥责赶走。孙秀投奔赵王司马伦,趁机进谗,捕杀了石崇和潘岳,又冲进金谷园欲索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而亡。后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入洛,诛杀赵王及孙秀。

徐碧云出身京剧世家。父徐宝芳工小生,长兄徐兰沅是著名琴师。他自幼随丁连升(丁永利之父)练功。九岁入斌庆社习武旦,常傍俞振庭演重头的武旦、武生戏。俞振庭演戏以勇猛剽悍著称,要求同台的武旦必须踩跷,因而徐碧云练就了又帅又美的跷功、又脆又快的出手、火爆扎实的武功。后在萧长华建议下改学青衣。徐碧云有一条甜润的歌喉,其唱刚柔相济,咬字准确,富有韵味。挑班后,既演唱功繁重的《玉堂春》,也演工架优美的《虹霓关》,还演文武并重的《刺红蟒》。有时还以一文一武双出登台,如前演《穆柯寨》,后演《汾河湾》,甚至前面唱《宇宙锋》,后面反串一出武小生的《八大锤》。可以说徐碧云是一位集青衣、花旦、刀马、武旦于一身的全才旦角演员。当年在上海,徐碧云的武功、小翠花的做功、黄桂秋的唱功被誉为旦角的“三绝”。《薛琼英》、《虞小翠》、《褒姒》、《大乔小乔》、《李香君》、《萧观音》、前后本《玉堂春》、《绿珠坠楼》等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独有的剧目,其中以《绿珠坠楼》最受观众青睐。该剧文武兼重,歌舞跌翻,应有尽有。徐之后,后学者只有毛世来、毕谷云。毕谷云现已年届耄耋,是当今硕果仅存的“徐派”传人。当年毕谷云演《绿珠坠楼》后,欧阳中石观后曾题诗云:“轻盈谁也夸绿珠,漫舞莺歌飞燕输。文章辞藻人难信,试看谷云知不虚。”不仅赞美了毕先生的表演,也高度概括了《绿珠坠楼》一剧的艺术特点。

《绿珠坠楼》绿珠每次出场的时候,都有适合当时环境和人物心绪情感的唱段。绿珠初次登场唱的〔西皮慢板〕和第十二场唱的二黄唱段都是表现绿珠内心的悲。二黄腔比西皮腔更深沉,分别选择西皮、二黄声腔表达悲情的深度,真是恰如其分。这段二黄唱腔是打破常规的唱段,从〔散板〕开始,由〔碰板三眼〕过渡到〔慢板〕,板式新颖,别出心裁。最后一场绿珠被孙秀苦追逼到楼上,唱出“火烛光明照虎狼”一段〔快板〕,随着情绪越来越激烈,行腔越来越快,有如疾风骤雨一般,最后“银牙咬碎肝肠断”有如一声炸雷,随着“不如一死抗强梁”的唱腔,绿珠坠楼而亡,令观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徐碧云的唱腔宗梅,细听其唱腔,又有尚的味道。既有梅的雍容富贵、圆润大方,又有尚的豪爽明快、刚健遒劲。“斗富”时所唱的“飘凤袂试裙婆娑顾影”一段能充分体现出徐碧云的特点:载歌载舞,歌唱刚柔并济,富有韵味,舞姿潇洒飘渺,跌宕有致。

随着演出,徐碧云对《绿珠坠楼》不断地进行改进。新中国成立后,毕谷云演出该剧,也进行了多次整理。为了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我们又与毕谷云先生一起对《绿珠坠楼》剧本进行了改编整理,还原了绿珠是石崇宠爱的歌姬的原貌,同时在保留原本精华的原则之下,对一些枝蔓进行了剪裁。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翠屏山》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 20:48:18

戏曲知识

京剧《铁弓缘》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 20:49: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