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弓缘》是全部《大英杰烈》中的一折。陈秀英与孀居的母亲开茶馆维持生活。其父原为太原守备,临终前留一铁弓,遗嘱能开弓者即为秀英女婿。太原总镇之子恶少石文借喝茶为名调戏陈秀英,陈母予以痛击,石文仓皇逃走,陈母持捧追赶,路遇石部将匡忠劝解,石文得脱。事后,陈母邀匡忠回茶馆叙谈。匡忠见铁弓,问起情由,知母女皆通武艺,匡忠一时兴起,将铁弓拉开。陈月英初见匡忠即情有所钟,陈母见匡忠能开铁弓,遂使二人订婚。石文得知,心生嫉妒,与其父定计,命匡忠父子解饷,暗中勾结山寇项义伯劫饷。匡氏父子请罪被发往四川、云南。石文父子胁迫陈秀英嫁给石家,秀英佯允,至石府杀死石文逃出,后投奔匡忠好友王富刚。王富刚恰至太原访匡忠,被石府家丁拿获,押送至太原王知府处。王知府知其冤枉将其释放,用为家将。陈秀英改扮男装假借王富刚之名潜行,路过项义伯山寨,与其女项翠娥相遇,被邀上山。项义伯欲招陈秀英为婿,陈秀英佯允,提出掌山寨兵权,围攻太原,杀死石世龙为条件。项义伯一一答应,围攻太原。王知府命王富刚出战,未能取胜,便将匡忠父子调回。阵前匡忠、陈秀英相见,不敢贸然相认。陈母以卖弓为名,探知阵前之将果是匡忠,夫妻团圆。
《铁弓缘》演茶馆中这一情节。该剧又名《豪杰居》、《开茶馆》,源于明代佚名《铁弓缘》传奇。清咸丰年间陆双玉等将此剧献演于内廷。有人说改成皮黄演出始于路三宝,又有人说由荀慧生由梆子移植至皮黄。就近代名家来看,擅演此剧者有路三宝、荀慧生、毛世来、雪艳琴、吴素秋、赵燕侠、关肃霜等。关肃霜留下了改编后全本《铁弓缘》的电影。此本是根据吴素秋20世纪80年代的录像整理的。《铁弓缘》是一出有名的“三小戏”。花旦扮演陈秀英(开茶馆时陈秀英属于花旦行,开茶馆以后情节则以闺门旦、反串小生、反串武生串演),小生扮演匡忠,小丑扮演石文,彩婆子扮演陈母。四个主要角色各有表演空间。吴素秋为此戏录像时,已是花甲老人,但扮演花季少女,仍是那么天真活泼、憨厚可爱,可见其功力的深厚。据吴素秋讲,这出《铁弓缘》的表演以及台词、唱腔等,她遵循的都是京剧老传统的路子,并未刻意专宗哪一流派。
这出戏以念白为主,陈秀英只有一段〔南梆子〕和一小段〔流水〕唱腔。特别是〔南梆子〕一段,吴素秋的唱法与众不同。这段唱四句,前三句都加了“呀呼咳”的腔调,比通常“呀呼咳”腔要长,很是新颖别致,表现轻言慢语委婉地劝母亲不要悲伤的情景甚为生动。陈秀英的做、表,也有很多精彩之处。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