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中缘》是1956 年吴素秋根据河北梆子同名剧目改编的京剧剧目,于当年上演,并很快就在全国推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编演比较成功的“三小戏”之一。
《柜中缘》的故事是讲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奸相秦桧在风波亭害死后,次子岳雷保护母亲外逃避难,官府追捕甚紧,母子失散。岳雷被追,无处躲藏,闯进少女刘玉莲家中。岳雷说明自己的身世,请求在刘家避祸。刘玉莲因母兄外出,只自己一人在家,恐男女不便,故不允。这时公差已到刘家,情况万分紧急,玉莲无奈,将岳雷藏到柜中。公差进门后到处搜索,玉莲巧为周旋,使岳雷脱险。这时,玉莲兄淘气回来取东西,发现柜中岳雷,以为妹妹不贞,兄妹二人争执不休。刘母久等淘气不来,回家去看究竟,见到兄妹二人争吵,问明缘由,知道女儿所救是忠良之后,允予收留,并将玉莲许配给岳雷为妻。
《柜中缘》是一出以花旦为主的喜剧。主角刘玉莲是待字闺中的小姑娘,是个小家碧玉。她不像深闺中富家小姐那样腼腆,也不像江湖女子那样豪爽。她有活泼天真、聪明机智的一面,也有娇憨率直、羞涩使性的一面。吴素秋在这出戏中精彩之处就在于表演中分寸拿得很准,该收时便收,该放时便放。像救岳雷时,一开始,岳雷闯进刘家关上门,刘着急地往外赶这个陌生的男子;公差外面叫门,涉世不深的玉莲难免惊慌,虽不满岳雷闯进家来,还是按岳雷所教,将公差支走。得知被追捕的是忠良之后,便毅然将岳雷藏在柜中。公差搜进家门,玉莲反倒冷静下来,巧妙周旋,再将他们支走。这些细节都是有收有放的表演。当玉莲把救岳雷的原委对母亲说清楚之后,坐地做假哭状,直到打了淘气释放了委屈才罢,这是放;母亲征求把她许给岳雷的意见时,故意忸怩矜持不表态,最后说“妈瞧着办,(一笑)不就得了吗!”这是收,而且收得恰到好处。吴素秋在该剧中另一个表演特点是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如母亲出门后,在〈柳青娘〉曲牌中搬出板凳,拿着笸箩,坐在门外做着活计,哼着小调,不经意扎了手,活生生的一个少女在闲暇中怡然自得的状态。又如母亲提出要给她找婆家,她故意说母亲要把她赶出家门;母亲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机警地提条件而又自己不说,逼着母亲说出。母女之间那种腻乎劲儿,非常逼真。
《柜中缘》唱不多,刘玉莲一段〔流水〕、一段〔二六〕。前者是向哥哥说明事情的原委,后者是向母亲诉说。两段都以梅派的风格来演唱,唱腔并不华丽,但落落大方,十分精彩。特别是向母亲表白所唱的那段〔二六〕,连同转〔摇板〕后一共十四句唱词,却唱出了情感发展的层次。虽然自己很委屈,述说原委时却唱得平静委婉。“来了少年郎”中的“年”字唱得略带羞涩;“口诉冤枉”的“冤”字拖腔使用了顿音,表现出玉莲对岳雷的同情;“害他满门无下场”的“无下场”使了一个高亢的拖腔,表达了玉莲对秦桧的无比憎恨。直讲到哥哥回来,“他骂女儿廉耻丧”才把满肚子的委屈迸发出来,号啕大哭。唱最后一句“你道儿冤枉不冤枉?”转为诉完委屈后的抽泣。
吴素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旦角女演员,青衣、花旦兼工,梅、尚、程、荀各派皆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集前辈艺术家表演特色于一身,又有着自己风格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上世纪50 年代复出重登舞台后,参加北京京剧四团,她跟随时代,编演了很多新戏,如《伊帕尔罕》(即《香妃》)、《春香传》、《张羽煮海》、《苏小妹》、《柜中缘》、《人面桃花》,以及传统戏《孔雀东南飞》、《红娘》等,在当时是一位颇具影响且很受观众欢迎的京剧演员。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