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朱痕记》剧情介绍赏析

《朱痕记》又名《牧羊卷》、《双槐树》、《黄龙造反》,取材于《牧羊宝卷》。故事发生在唐朝。西凉节度使黄龙造反,朱春登代叔父出征,婶母内侄宋成随行。宋成欲夺朱春登之妻赵锦堂,竟在途中加害朱春登,虽未得逞,回来却谎报朱春登战死沙场。朱春登婶母谋占了长房的家财,又逼赵锦堂改嫁宋成。赵锦堂不从,受尽虐待。朱春登婶母又狠毒地将赵锦堂婆媳赶至山中牧羊,数九寒天,婆媳受尽熬煎。

平定战乱之后,朱春登立功封侯,回家祭祖时将宋成处死,当问及母亲妻子时,其婶母又谎称二人均已亡故。春登至坟台哭祭,并在坟前高搭席棚舍饭七日。适赵锦堂婆媳乞讨至此,认出自家坟茔。朱母惊痛不已,竟失手打碎饭碗。朱春登唤赵锦堂进棚问话,问清了赵的身世和婶母迫害的始末根由,确认了赵锦堂手上的朱痕,夫妻相认,一家骨肉团圆。

这出戏的情节曲折动人,是程砚秋的经典之作。

程砚秋擅演正剧人物。程腔凝重深邃,其扮演的人物,又多是品格高尚、宁死不辱、身遭不幸的妇女。《朱痕记》就是有代表性的剧目。《朱痕记》一般唱法是“封官”起,至“舍饭、团圆”止,但程砚秋演出本增加了“牧羊”一场,这使得剧情更加完善。头场戏交代了时间、环境,朱母的〔二黄导板〕及在【急急风】中群羊的上场,都突出了朱母婆媳受迫害的情景,婆媳在数九寒天来到荒郊外牧羊历尽了艰辛。程砚秋唱的〔二黄散板〕都是接朱母的下句,“苦辛”的“辛”字行腔,及“饮泪吞声”的“吞”字那环绕音型的唱法,显得是那样的凄婉,唱虽不多,却抓住了观众的心,因为唱中有凄苦之声,有怜亲之情。尤其是朱母下场后,程砚秋唱的〔二黄散板〕更是动人心弦。他那“这呼呼的狂风……”高呼的唱法犹如山崩海啸,激情荡漾,随之“怎样行”的“行”字行腔,像呜咽,在唱中顿、连、断、擞的唱工技巧的娴熟运用,更增加了抒发人物悲切感情的丰富表现力。再有“舍饭”一场,程砚秋唱的〔二黄散板〕转〔二黄滚板〕“可怜我有八十岁的婆婆是三餐未曾用饭”一句,真是把滋味嚼透,“三餐”出口之后,在“未”字上,咬字头、放字腹、收字尾,把“未”字的行腔交代得很清楚,不仅声音饱满动听,也突出了赵锦堂乞求差人是为了饿坏了的婆婆的这份孝心。观众所推崇、所赞赏的“程腔”,用“行云流水”、“荡气回肠”来形容实不为过。

言菊朋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唱腔设计。他早年宗谭,在他还未能自创一家之时,以“旧谭派之首领”为号召,后来才逐渐成为“言派”。他自成一派之后,对于谭派的名剧《朱痕记》进行了加工,使这出戏又成了具有言派风格的剧目。例如“祭奠”中的〔二黄导板〕,即突出了言派特点。他的行腔婉转,千折百回,富于变化,从谭腔变化中来,又归言派唱腔旋律中去,符合人物极度悲伤泣不成声的状态。

言派的艺术传人有其子言少朋、儿媳张少楼。而私淑言派有成就者有李家载、徐敏初等人。言少朋继承父业,并培育了言兴朋、毕英琦、刑玉民、任德川等人,这对于弘扬言派功不可没。

万凤姝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贺后骂殿》剧情介绍赏析

2021-7-2 20:55:35

戏曲知识

京剧《梅妃》剧情介绍赏析

2021-7-3 20:57: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