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湾》是一出传统折子戏,又名《仁贵回窑》,出自《东征全传》第四十一回,说的是唐初名将薛仁贵(薛礼)立功后回故里,探望离别十八年的妻子柳迎春,由于一只鞋的误会而引发的故事。徽剧、汉剧、川剧、秦腔均有此剧目,或叫《打雁·回窑》。
许多前辈艺术家,如吴连奎、时小福,谭鑫培、王瑶卿,余叔岩、梅兰芳等都曾将此剧作为常演剧目之一。梅、程、荀、尚“四大名旦”演此剧都是王瑶卿所传授,但他们扮演的柳迎春却各有千秋。
程砚秋在该剧前面编创了一折《柳迎春》,表演上更为细致,使此剧成为一出完整的大戏。即使在《汾河湾》这折戏中,程砚秋也有独到的艺术处理。比如,当柳迎春要去打扫内窑时,在新加的一段〔行弦〕中,她忽然想起了打雁未归的儿子薛丁山,便迅速出窑四处观望,薛仁贵紧随其身后观察,并起了疑心。这一情节的安排,为薛仁贵后面看到男鞋误认柳迎春不贞拔剑就砍,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把戏推向了高潮。另外,在戏的结尾处,当柳迎春得知薛仁贵因射虎而误射死了儿子薛丁山时,悲痛欲绝。夫妻二人急跑,奔向汾河湾寻找儿子尸首。在跑“圆场”时,程砚秋加了一段八句词的〔快板〕,边跑边唱,更贴切地表现了柳迎春的心急如焚,也为戏的结尾增添了悬念。
这出戏,情节曲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生动感人,但念多唱少,这就要求演员要有扎实的功力,否则很难演好。为了继承和发扬程派艺术,现将该剧根据程先生1954年的演出本整理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本剧中扮演老生薛仁贵的是余派老生于世文。乐队伴奏,京胡是钟世璋,二胡为夏奎连,鼓师为张来友。
钟荣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