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又名《取东川》,取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及第七十一回。第七十回“老黄忠计夺天荡山”,黄忠战败张,杀死韩浩、夏侯德,解除葭萌关之危,首战告捷。第七十一回“战对山黄忠逸待劳”,黄忠乘走马换将之机,射死夏侯尚,计斩夏侯渊,智取定军山。《诸葛亮后出师表》曾提到:“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为此加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使得黄忠跻身五虎将之列。该剧戏班开台或堂会戏常演,取其吉利,亦名《一战成功》。
该剧为武老生行当的代表性剧目,演员需具备唱、念、做、打的全面功力。该剧是谭鑫培、余叔岩两派名戏。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和刘仲伦为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这是一份保留谭鑫培舞台演出风貌的珍贵资料。
剧中黄忠的唱腔,选用的是西皮腔的〔二六〕、〔快板〕、〔摇板〕、〔散板〕的板式。如黄忠请缨,诸葛亮激怒黄忠的情节出现两次,第一次是第一场黄忠唱“师爷说话言太差”至“铁胎宝弓手中拿”,是〔西皮二六〕转〔快板〕。第二次是第十四场黄忠唱“在黄罗宝帐领将令”至“弃暗投明来归顺”,是〔快西皮二六〕转〔快板〕,唱腔激越明快,恰当地表现了黄忠这位忠勇的老将军直率好胜的性格。演唱另一个特点是〔西皮快板〕的唱段多。诸如:“背地里暗笑诸葛亮”、“宝刀一举红光放”。难度最大的是第十场黄忠唱的“要把那定军山一扫平”〔西皮快板〕转〔散板〕十六句完整唱段,不仅速度快,吐字清晰,板槽准确,快而不乱,一气呵成,还要扎着大靠,跑圆场、走蹉步、忽左忽右地变换舞台部位,髯口、马鞭、靠旗,既要摘得干净一丝不乱,又要相互配合严密,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是对演员功力的全面检验。第二十场黄忠唱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西皮流水〕十分流畅讨俏,充分表现了老将军胜券在握的自信和得意。
戏中黄忠的念白十分讲究,非常考验演员念白的功力。如第一场黄忠念的“末将年迈勇,血气贯长虹……”八句“中东”辙的五言诗体,仔细玩味,上下句格律工整,铿锵有力;第二十场“老夫正无计可施……”的大段散文体的念白,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演员唯有将这两段台词的滋味完美地念出来,才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刚强的性格和自信的状态。
戏中的武打要求简洁精确,其中黄忠和夏侯渊的对打,是演出中的重点。黄忠先唱“夏侯渊相貌真凶恶,黑面钢髯杀气多。劝你马前归降我,稍有迟延你的命难活”,为开打做铺垫,渲染气氛,后再“剜罗卜”接“勾刀头子”开打亮相。武老生的打,不要求打得花哨复杂,但是一定要能够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气度。
尹培玺先生将贯大元先生早年经常上演、晚年执教于中国戏曲学校时讲授的《定军山》演出本和教学本如实地整理出来,有益于这一出名剧的传承。贯大元先生幼年时受教于贾丽川和贾洪林,后师从吴连奎,有着扎实深厚的基础。此外,他还得到师兄李鑫甫(谭鑫培弟子)的悉心点拨,加上他对谭派艺术潜心钻研,他的表演风格保存着谭派艺术神韵。例如《定军山》中“我主爷攻打葭萌关”十六句〔西皮快板〕,唱词比一般演唱多,唱腔、唱法和身段,较大程度地保留着谭鑫培先生当年演出的风貌。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