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平王无道,纳子妻为妃。宰相伍奢直言劝谏,平王怒而囚之。奸臣费无极向平王献计,逼伍奢修书,以诓其子伍尚、伍员至京都,斩草除根。伍尚兄弟镇守樊城,得父信后,伍员生疑,坚决不去,伍尚只好一人前往,至京都果被平王连同其父一同斩首。平王又派大将武城黑率兵去捕拿伍员,伍员奋战突围,用箭射武城黑,急出樊城,逃往吴国。伍员逃难途中遇故友楚大夫申包胥班师回朝,遂向故友哭诉其冤,并发誓报仇雪恨。申包胥虽再三相劝,怎奈伍员决心已定,申包胥言“子覆楚,我必兴楚”,放走伍员。伍员前往吴国借兵,因昭关画图缉拿,无法过关。巧遇隐士东皋公相救,藏于其家中。一连七日,不得出关。伍员内心焦虑,一夜之间须发皆白。东皋公让好友皇甫讷乔扮伍员,前去叩关,结果被擒,子胥乘隙逃出了昭关。伍员逃至江边,幸得渔丈人相助而过江。伍员以剑相谢,渔丈人拒之。伍嘱其勿泄,渔丈人为此投江。伍员渡过江后饥饿,正逢浣纱女在岸边浣纱,伍员乞食,浣纱女慨赠伍员,伍亦嘱其勿泄,浣纱女为明志投江而死。
伍员逃到了吴国,访知吴国屠夫专诸,是孝勇双全之人,乃结为兄弟。伍员无以为生,只落得吹箫乞食。吴王晏驾,其子姬光本应嗣位,姬僚却仗势自立为王。姬光为求复位,招揽人才,闻伍员至吴国,亲自沿街寻访。至城中遇伍员,召进府中,与被离、孙武共商夺位之事。伍员荐专诸于姬光,商议用鱼肠剑去行刺。专诸归家别母,有所留恋,母训诫专诸后自缢,以绝专诸后虑。姬光假意请姬僚赴宴,专诸假扮厨夫,将剑藏于鱼腹,借献鱼之机,将姬僚刺死,姬光得王位。
《战樊城》一名《杀府逃国》,《长亭会》一名《伍申会》,《文昭关》一名《一夜白须》,《浣纱河》一名《芦中人》,《鱼肠剑》一名《吹箫乞食》,《刺王僚》一名《专诸刺王僚》。
这些剧目均取材于《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七十三回,并见《左传·昭公二十年》、《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伍子胥列传》,总名为《伍子胥》,又名《鼎盛春秋》。
这是一出以老生为主的大戏,早年是程长庚、汪桂芬的代表作。两位前辈的演唱特点是激越、高亢、浑厚,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声情并茂,神完气足,极其感人。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