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楼》的故事源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白门楼吕布殒命”。吕布占据徐州,得意忘形,终日沉湎于酒色。刘备失去徐州后,投奔曹操。曹操会合刘、关、张率兵攻打徐州。吕布部下侯成犯军令被责,怀恨在心,将其画戟和赤兔马献与曹操。宋宪、魏续内应献城。吕布、貂蝉、陈宫、张辽被擒。曹操爱张辽忠义,收为部将。吕布被擒后贪生怕死,乞求曹操赦免。曹操见吕布骁勇欲收为部将,刘备恐吕布归降曹操,如虎添翼,不利于自己,乘机以丁原、董卓之故事提醒曹操。曹操最终将吕布问斩。
《白门楼》是姜妙香先生的拿手戏,是所谓“姜八出”之一。姜妙香师从冯蕙林、陆杏林。冯蕙林曾搭三庆班,又与王楞仙、德如同台年,他们的戏路宗徐小香而又有所发展。王楞仙做工有很多创造;德如擅长演唱。同辈的程继仙、金仲仁都不以唱工戏取胜,因此造就了姜妙香成为一代唱做俱佳的小生人才。特别是在唱工方面,姜妙香吸收了陈德霖、王凤卿的一些唱法,博采众家之长,又勇于创新,在小生唱腔艺术上有很多创造和发展。他把传统的小生唱腔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根据剧情戏理和人物的身份、性格,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很多新颖别致、悦耳动听的唱腔。之前小生〔西皮慢板〕的娃娃调唱腔第一句大多相同。经他精心加工,《白门楼》、《辕门射戟》、《飞虎山》、《玉门关》、《罗成叫关》、《四郎探母》这几出戏的娃娃调慢板头一句唱腔各具特色,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白门楼》娃娃调的“似猛虎下山岗流落在平阳”的老腔完全按刘鸿声《辕门斩子》套用下来,有朱素云唱片可以参考。而姜派的唱腔做了细致的加工,即整理本中的唱法。姜妙香先生的演唱艺术是小生唱工承前启后的开拓者,他的唱腔模式今天已经基本定型,对现代小生唱工有着深刻的影响。姜妙香演唱工少的戏,如《群英会》、《黄鹤楼》等,身上也极见功夫,他又能演念白吃重的《借赵云》、武工繁重的《雅观楼》等,可谓是一位全才。
《白门楼》是吕布戏中表演最为繁重的一出,有精彩的唱段,有火爆的武打。姜妙香演《白门楼》中的吕布,把他定位为一代枭雄、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性格上骄纵骁勇、傲慢矜持、轻佻浮躁。因此,吕布在此剧中的表演有三个层次的变化:开始是吕布在濮阳大败曹操,又取得了徐州,踌躇满志,自以为不可一世,因而逍遥放纵,沉湎酒色。他依偎着貂蝉出场,耍翎子挑逗貂蝉,撩拨她脸上的脂粉闻香,无视曹操大兵压境,目中无人地唱着“某若是到战场群贼的命休”,与貂蝉饮酒,直到醺醺大醉。表现出吕布骄奢淫逸,纵情酒色。这一段表演应切记人物是吕布,他不像周瑜那样风流倜傥,一派儒将风度,不应带有丝毫的书卷气。第二个层次是惊悉张辽报侯成盗走画戟、赤兔马之后,曹操派刘备前来搦战,仓促迎敌,表现吕布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战胜张飞,与关羽打了平手,最后还是败于刘、关、张联手作战。这一层次的表演可看出姜妙香的武工和工架与唱工一样精彩。与张飞的开打,把子纯熟,速度极快,位置准确,“枪下场”耍得干净利落;与关羽的刀枪架子亦可称沉稳大方,极富雕塑美。第三个层次是吕布被擒后贪生怕死,乞求投降曹操,最终被杀,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吕布悲惨的下场。见到貂蝉唱的一段〔二六〕的情绪是愤怒、悔恨;大段〔慢板〕追叙往事,则已无第一场的那种骄傲矜持,四句“我好比”唱出了一代枭雄末日的哀叹。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