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玉门关》剧情介绍赏析

京剧《玉门关》源于《后汉书·班超传》,剧本与史载情节基本一致。前辈小生龙德云、张宝昆、朱素云等均擅演此剧,至姜妙香所演《玉门关》始称完备。据何时希著《小生旧闻录》所记,姜妙香《玉门关》演出本场次为:

第一场“出关”。四将起霸,分念〔粉蝶儿〕。班超念引子、诗、白毕,吩咐起马,唱〔西皮导板〕、〔慢板〕,【急急风】“倒脱靴”下。

第二场“操兵”。匈奴王〔点绛唇〕上,高台念诗、白,唱〔西皮原板〕,兵将操演。报班超往鄯善国。匈奴王唱〔摇板〕,吩咐大将乌来代起兵往鄯善。

第三场“会羌”。鄯善王唱〔西皮导板〕、〔流水〕上,班超“吹打”上,相见,被请至宾馆。班超下,乌来代上,向鄯善王示威,欲围杀班超。

第四场“识破”。四将上,班超上唱〔西皮二六〕,识鄯善王供奉有缺,命四将巡查。班超焦虑不安,唱〔二黄慢板〕。继威吓侍胡,得匈奴到之讯,遂定火攻之计,唱〔快二六〕转〔快板〕。

第五场“诛番”。开打,杀乌来代。

第六场“降羌”。鄯善王恐惧愿降。

姜妙香1963年在中国唱片社录制的《玉门关》,经与其弟子黄定对剧本稍加删润,去掉匈奴王场次,只上乌来代发兵。现在记录的钱江演出本即黄定提供的这个录音剧本。黄定又把乌来代发兵放在第一场,增加了第三场的乌来代过场。因钱江不擅长武功,免演“诛番”、“降羌”两场,故未做记录。黄定嘱我执排、设计身段,因之如是记录。记谱者吴文疆与钱江合作多年,素谙姜派声腔,又由黄大江(黄定之子)提供了姜妙香的录音,以为准绳,使得此本曲谱翔实准确,参用无误。

根据史书、小说的原材料编排情节,按习用的格式(如引子、诗、白、唱词,分场连属故事)写成京剧剧本,滥觞如是,垂范久远。其生命力,或说艺术价值,不在于这种简单的情节与形式套路(其实这种被讥为陈旧的、死板的形式,是由写意形的、尤其是程式化的表演特性所决定的),而在于演员利用这种形式的载体,施展了唱念做打的精湛技艺。上面的何时希文“至姜妙香所演《玉门关》始称完备”,所谓“完备”者,是说对剧本词句的修润,使之情通理顺,辞藻华美,并适应念白的字调、唱腔工尺的字调需求;对剧本场子进行调理,以使结构严谨,节奏顺畅,并有利于唱念做打的技术布局。最重要的是展现演员个人的才艺。姜妙香的艺术强项是对唱腔方面的创造。经过姜妙香所“完备”的小生戏,除《玉门关》最为著名外,尚有《监酒令》、《孝感天》、《白门楼》、《罗成叫关》、《小显》、《辕门射戟》、《探母》(杨宗保)、《洛神》(曹子建)、《玉堂春》(王金龙)等戏。这些小生戏里都闪烁着姜派艺术的光华,成为姜派代表作。

姜妙香先生于1890年出生,在1963年录制《玉门关》时,虽已年逾古稀,但并无艺术衰退的暮年之叹,由于其努力不懈的研究,经验愈加丰厚,鉴赏品位更渐升华,技巧亦臻精进,故能处于一种自得的状态。那次留下来的《玉门关》录音,可以视为他演唱艺术水平的高峰。

黄定跟随姜妙香先生多年,对姜先生的唱法、念白下过功夫,音质、大小嗓掺用的成分酷似,大嗓的沉厚、小嗓的劲利、依四声字调来应用原则,均能领悟、体现。黄定把传播姜派小生艺术视为己任,不遗余力,而且不索取报酬。钱江先生称呼黄定先生为老师,其实二人年纪差不多,教与学都极为认真用心。钱江的演唱舒朗、流畅,没有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的毛病,是一位颇有修养的姜派小生票友,在姜派艺术后继乏人的今天,受到赞扬,理所当然。

李舒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辕门射戟》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1 21:01:48

戏曲知识

京剧《监酒令》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3 15:09:4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