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十道本》剧情介绍赏析

京剧《十道本》(一名《宫门带》)是一出名剧,许多著名的老生演员都演过。汉剧、徽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地方戏剧种也都有此剧目。剧情是唐高祖李渊听信张、尹二妃谗言,传旨欲斩其次子秦王李世民。大臣谏奏,不但不准,反而一同问罪。在此危急时刻,褚遂良挺身而出,连上十道本,冒死保奏。李渊终于醒悟,降下赦旨,并对褚遂良加以封赏。这出戏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宣扬了直言敢谏、无所畏惧的精神,可以说是一出思想积极的传统戏。在艺术上则唱、念、做并重,很吃功夫。当年马连良先生曾与周信芳先生合演此剧,马饰李渊,周饰褚遂良;又曾与谭富英先生合演此剧,马饰褚遂良,谭饰李渊。诸名家热衷于演出《十道本》,由此可见一斑。

奚啸伯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之一。奚先生虽是票友出身,但由于他“腹有诗书”,勤奋苦学,广采博取,钻研深入,所以不仅艺术功力过人,而且终于水到渠成,独树一帜,在继承前人和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奚派京剧老生表演艺术,为京剧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和光彩。他在演出《十道本》时,一人担起两个角色,前饰褚遂良,后饰李渊,无论其唱、念、做综合表演之有声有色,还是唱工方面之讲究和富于韵味,皆足以与其他名家在此剧中的表演相媲美,并展现出特色。石昭先生说:“此剧原为京剧界前辈刘景然先生之杰出剧目。奚啸伯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心得,把褚遂良的学识、书法等修养融在其中,形成了他自己的人文风范。演出白口清楚有力,连贯有序,咄咄在理,身上利落,交代明白;神态斯文中有点矫饰,虽是‘疯癫’但极有分寸,分明是一派装疯假魔。令人观后只觉褚遂良可信可赖,而奚啸伯也可钦可亲。”

奚先生具备全面的艺术实力。他在演褚遂良闯上金殿奏上十道本的过程中,营造了浓郁的戏剧气氛;唱、念则独具韵味,浓如醇酿,雅如秋菊。这与他擅长适当运用多种艺术技巧是分不开的:诸如语音之轻与重的准确而灵活的配合,唱念上声字时的适度上滑……演唱中对擞音和顿挫音之妙用,对“呀”、“呃”等语气词的精心安排,在唱腔上整体情调与细部点染互相呼应之和谐,这些都是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的支撑点。褚遂良上场后所唱第一段〔西皮散板〕就堪称字斟句酌,精雕细刻,不仅生动地唱出了人物既激昂而又冷静的情绪,而且唱出了一种艺术上的精致感。另外,奚先生在这出戏中对其表演的整个艺术构思也颇具匠心。开头部分(褚遂良从出场到装疯上殿)演得如龙头之突现,声容并茂,醒目抓人;中间部分(褚遂良奏十道本至李渊传下赦旨)则演得跌宕生姿,同中见异,丰富多彩而又似熊腰之充实和丰满;结尾部分(改饰李渊,表演李渊对李世民和褚遂良的慰勉和封赏)也不潦草终场,而是又由动而静,以大段〔二黄原板〕为全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直如豹尾之有力,使观众得到鉴赏上的充分满足。

我年轻时曾多次见到奚啸伯先生,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渊博、健谈,平易近人、待人以诚……为此我曾在1994年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对奚啸伯先生的几点印象”。此文发表后我看到编辑先生将文章题目改成了“我与奚啸伯先生的交往”。其实当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每次去奚先生家都是带着一种拜谒老前辈的心情去的,所以“交往”一词绝不敢当。这次重温奚先生在《十道本》中的表演,使我更加感受到奚先生在表演艺术上的苦心孤诣和不同凡响。他所创造的奚派艺术及其所蕴含的既幽雅细腻而又潇洒醇厚的美感,在今日看来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依然受到观众的喜爱。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京剧《碰碑》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3 15:11:38

戏曲知识

京剧《白帝城》剧情介绍赏析

2021-7-13 15:13: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