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陈州粜米》介绍

〔元〕无名氏 著

刘东咏 注释

《陈州粜米》导读

刘荫柏

《陈州粜米》是元无名氏杂剧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陈州粜米》杂剧,全名作 《包待制陈州粜米》,明代臧晋叔编 《元曲选》收入,列入无名氏之作品。但据清人曹楝亭刊本 《录鬼簿》著录,元代后期作家陆登善作 《开仓籴米》杂剧,此中 “籴”字,当为 “粜”字之误。在 《录鬼簿》诸种本中,查只有陆登善有此剧目。故推测此剧或为陆登善之作。

陆登善,字仲良,祖籍是淮扬 (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一云姓陈。 “江淮改浙江,其父以典掾来杭,因而家焉。”(《录鬼簿》)。元代江浙行省是江淮行省之改称,共改过两次:其一至元二十一年 (1284)改江淮为江浙,至元二十四年(1287),又恢复旧称;其二至元二十八年 (1291)又改江淮为江浙。当时大戏剧家马致远在杭州任江浙省务提举,与陆登善的父亲是同事。由此推知,陆登善是比马致远晚一辈人,由元入明时还健在。元末明初贾仲明为其作 【凌波仙】挽词,称其为茶圣陆羽的后代,“词诗歌唱,诗禅贯通,一代文风”。作杂剧二种:《开仓籴米》、《勘头巾》。他与钟嗣成友善, 《录鬼簿》上卷前辈才人五十六人,即包括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人的极珍贵资料,就是陆登善提供的。

《陈州粜米》这个剧目出现较早,据 《永乐大典》残存宋元戏文 《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 【鹊踏枝】曲辞可知,南宋末年即有 《包待制陈州粜米》戏文。元杂剧 《陈州粜米》虽是改编传统剧目,但从内容上看,却真实地反映了元代惠帝妥懽帖睦尔 (即 “元顺帝”)元统元年到至正二十一年 (1333—1361)间,因水、旱、蝗灾, “稼穑不成”,几乎大半个中国的省市出现 “大饥”,甚至发生“人相食”之惨剧。

作者可能目睹此种人间惨况,遂改编这传统剧目,推陈出新,抨击元代腐败吏治,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悲愤和要求。

《陈州粜米》是四折一楔子典型元杂剧模式。“陈州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几至相食。”范仲淹奉旨选派官员去赈灾,刘衙内举荐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往陈州放粮。他们到陈州后,用种种非法手段盘剥百姓。正直的张 古据理力争,被刘得中用御赐紫金锤打死。小 古为父报仇,到开封府尹包拯处告状。这时朝中已风闻陈州放粮之弊病,经范仲淹、韩琦等举荐,包拯奉命去查办,并御赐势剑金牌。包拯经过私访,查明案情,先杀了杨金吾,又让小 古用紫金锤打死刘得中。此时刘衙内捧赦书赶来,因上面写明 “只赦活的,不赦死的”,包拯以此巧妙地赦了小 古。

此剧具有三大特色。其一,通过开仓粜米的所谓救民义举,具体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吏治的腐败,表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倾向。剧中人刘衙内,出身“权豪势要之家”,是 “累代簪缨之子”,他极力为儿子刘得中、女婿杨金吾谋取到陈州开仓放粮差事后,私下教他们:“如今你两个到陈州去,因公干私,将那学士定下的官价五两白银一石细米,私下改过十两银子一石米,里面再插上些泥土糠秕,则还他个数儿罢。斗是八升的斗,秤是加三的秤。随他有什么议论到学士跟前,现放着我哩,你两个放心的去。”为怕陈州百姓 “不伏”,又奏过 “圣人”(指皇上),“有敕赐紫金锤,打死勿论”。这就将由朝廷到地方的昏暗与腐败揭露出来。刘得中、杨金吾本是无德无才之辈,只因门第关系,有后台很容易为官,而且为官后又因有恃无恐,到陈州便盘剥百姓,如同 “吃仓廒的鼠耗,咂脓血的苍蝇”,甚至连四方流落的饥民也不放过,似 “饿狼口里夺脆骨”,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刘得中、杨金吾的本质,也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无数贪官恶吏的共同本质,具有普遍性。作者不仅描写了人民与贪官的斗争,清官与贪官的斗争,而且通过剧中人包拯之口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与贪官斗争的实质: “他便似打家的强贼,俺便似看家的恶狗”。这种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不仅在元杂剧作家中是罕见的,在数千名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是罕见的。其二,成功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包拯形象。此剧中包拯不像一般元杂剧中那样单纯化、表面化、公式化,而是有比较复杂的思想,是真实的血肉之躯。他为忠于朝廷,维护封建纲纪,曾 “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的冤仇”,又鉴于沉痛的历史教训,屈原、关龙逢、比干、韩信都丧了性命,范蠡 “若不是暗奔走”,也会是悲惨下场。他深感到:“我是个漏网鱼,怎再敢吞钩?不如及早归山去,我则怕为官不到头,枉了也干求。”因为包拯也有私心杂念,又饱经宦海浮沉之后,且虑及前途风波险恶,遂产生明哲保身的思想,“从今后不干己事休开口,我则索会尽人间只点头,倒大来优游”,以求小丈夫自完之计。但当他至陈州后,经过深入细致地调查,发现 “那厮每不依钦定,私自加添,海粜了仓米,干没了官钱,都送与泼烟花”时,他又打消了退隐、自完的私心,升腾起伸张正义的激愤情绪, “我个包龙图原铁面,也少不得着您名登紫禁,身丧黄泉”。于是,他斩了杨金吾,让小 古用御赐紫金锤打死刘得中,并巧妙地用刘衙内慌忙赶来手持的赦书,免了小 古打死人之罪,以悲剧开端,用喜剧收场。剧中人包拯一连出现在三折中,将私下深入调查取证与公堂办案对质相结合,亲自掌握第一手材料跟权豪势要斗争,故能多方面展示人物内心复杂活动,使其成为有智谋、有激情,既刚直、风趣,又在内心深处有着正常人在利害关系面前产生复杂感情的人物,而不是一种模式,一个观念,一块牌位。正因为此剧中包拯血肉丰满,亲切感人,遂成为元杂剧中包公戏最成功之作。其三,在元杂剧中第一次出现清官私访的情节,在私访中包拯给妓女王粉莲笼驴,被误认为穷老汉,又让他扶之上驴赴约会,还要雇他当门房。包拯因是穷汉打扮,赴会后被王粉莲的相好刘得中、杨金吾又误为下人,令手下将其吊在槐树上,尝尽苦头,受尽屈辱,令人啼笑皆非。这种清官私访办案的构思,不仅对后世有关包公案的戏曲、小说影响甚大,也对清代诸多公案戏曲、小说产生一定影响,它启发和丰富了公案戏、公案小说的构思和内容。

《陈州粜米》在创作思想上深刻而又激进,在情节安排上巧妙而又风趣,在刻画人物上细致而又丰满,在语言运用上本色而又不乏文采,这就使他与关、王、马、白等大家相比,也毫无愧色。

《陈州粜米》问世后,明代成化年间有说唱文学 《包龙图陈州粜米记》,清代有说唱本 《龙图耳录》。1954年晏甬据此剧改编成京剧 《陈州粜米》,一名 《包龙图晚年除奸》,不仅在京剧上演,其他地方剧种也上演。

《陈州粜米》目录

楔 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牡丹亭》汤显祖-介绍

2021-7-14 11:20:29

戏曲知识

元杂剧《李逵负荆》康进之-介绍

2021-7-14 11:22: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