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琼斯皇》赏析

〔美〕尤金·奥尼尔 著

刘宪之 译

《琼斯皇》导读

杨晓云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金,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一生有四十多部作品传世,对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实践与探索,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等,表现出极大的艺术勇气。他的代表作有:《琼斯皇》(1920)、《安娜·克里斯蒂》(1920)、《毛猿》(1923)、《榆树下的欲望》(1924)、《哀悼》(1932)、《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1941)等,这些作品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美国戏剧史家称: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院,奥尼尔之后,美国才有了戏剧。

《琼斯皇》是奥尼尔第一部表现主义剧作。“表现主义”最初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流派诞生于法国,这一流派在艺术上追求的不是逼真的模仿而是表现———一种人的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因为,在他们看来,主观才是唯一的“真实”。而后,这种主张渗透到戏剧领域,形成表现主义戏剧。瑞典的斯特林堡,被认为是欧洲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他的《大马士革》和《鬼魂奏鸣曲》是表现派戏剧最早的代表作。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主张是:戏剧不应仅仅满足于描写人的外部行为,而应更着重于表现人类潜在的意识,用各样有效的戏剧表现手段,把人物意识活动外化。因此,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又被归结为“把潜意识戏剧化”,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琼斯皇》堪称表现主义戏剧殿堂中最为经典的作品。

要把握《琼斯皇》一剧的精妙所在,当从人物、情境与表现主义技法的综合运用入手。

一般而言,表现主义戏剧的人物大都具有抽象化、符号化的特征。表现主义剧作家大多并不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但奥尼尔认为,如果不用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是无法真正使观众接受主题思想的。在奥尼尔的剧作中,往往非常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这也是奥尼尔表现主义剧作的独特性所在。奥尼尔的这一创作特点同样体现在了《琼斯皇》的创作中。

布鲁斯特·琼斯便是一个有血有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他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琼斯上场时,是一位“身材高大、体态魁伟、有着典型黑人面容的中年黑人”,他的脸上“有某种明显的独特的气质”,“某种潜在的毅力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果断和自信”,他“两眼机灵,目光敏锐,显得聪慧而又狡黠。他举止精明,神态多疑,让人捉摸不定”。在当时的戏剧舞台上,这是一个独特的黑人形象。与传统形象不同,这个黑人既不是逆来顺受的忠仆,也不是滑稽可笑、懒惰成性的“小丑”,更不是流氓好色的“黑鬼”,琼斯是一个处于统治地位的霸主,自信、坚定、强悍,似乎没有什么外在的力量可以将其击垮。为了突出这一点,奥尼尔安排了一个猥琐的白人形象———小岛商人史密瑟斯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黑人琼斯魁梧高大,史密瑟斯佝肩偻背;史密瑟斯比琼斯早来小岛,在该地混迹多年却一无所成,琼斯来到小岛只在两年内就爬上了皇帝的宝座,聚敛了巨额财富。在第一场中,琼斯表现出的是傲慢、机敏、狡黠和作为皇帝对待臣子般的居高临下,史密瑟斯则是卑鄙、奸诈、心怀不满而表面则奴颜卑膝以及对琼斯即将到来的厄运的幸灾乐祸。

然而,琼斯并不惧怕这即将到来的厄运———也就是小岛土著的反叛,因为,琼斯具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这段经历令他获得了一套“百毒不侵”的生存法则。琼斯混迹美国社会底层多年,坐过牢,杀过人,被人欺辱也欺负别人,犹如危险森林中成长的猛兽,深谙撒凶斗狠之道,早已习得一套弱肉强食的人生哲学,并运用得出神入化。他敢于在小岛上作威作福,就料到了有民众揭竿而起的一日。他告诉史密瑟斯自己早就未雨绸缪地把财产存到了外国银行,并拟定了极其周密的应急逃跑计划。琼斯所有的生存智慧与临危不乱的气度均令史密瑟斯赞叹不已。后来,史密瑟斯出于嫉恨,恶意地罗列逃亡路上的凶险,甚至诅咒琼斯遇上鬼。琼斯表现得毫不在意,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地逃脱,最后还吹着口哨从正门走了出去。

然而,这一人物的丰富性并不止于此。第二场至第七场,琼斯一人的独角戏中,奥尼尔笔锋一转,强大有力、不可一世的琼斯皇一进入丛林便陷入层层加深的恐惧之中。实际上,丛林对于琼斯来说,是一个熟悉的空间,而且并无任何外在的危险,黑人叛军离他尚远,只能听见阵阵战鼓声。而后,随着鼓声的加强,琼斯的精神陷入更大的恐慌,最后,琼斯竟然彻底丧失了斗志与意志力,瘫软在地,天亮之时,被土人抓住杀死。在这六场琼斯的独角戏中,奥尼尔精心构建了不同的情境,使情境成为逼迫琼斯心灵深处的潜意识与集体无意识显现的特殊力量,在情境的变换中,观众感性地获知,看起来坚不可摧的琼斯皇内心最脆弱的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催生了恐惧与绝望,层层加深的恐惧与绝望怎样将琼斯的精神逼至崩溃,在灵魂深处隐匿着的连本人都无法察觉的可怕“幽灵”又导致了琼斯怎样的悲剧。情境也因此成为深化人物复杂性与深刻性的重要力量。

此六场戏中,奥尼尔还巧妙地综合运用了独白、幻象等表现主义技法,使独角戏具有相当的感染力。独白与幻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交织使用有效地将琼斯的心理活动外化,将琼斯灵魂深处的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直观地呈现在舞台上。《琼斯皇》中独白的功用体现于将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外化为语言,我们听到这些独白仿佛聆听琼斯内心真实的声音,直面逃亡绝境中的琼斯的精神状态。幻象是潜意识心灵直观形象化的表现手段。往往一个人在经历激烈而复杂的内心斗争时,在内心情绪强烈到失去理性控制时,幻象便出现在人物眼前,成为非理性化的本能冲动的化身。以下,我们将具体分析第二场至第七场中琼斯的独角戏,探讨情境、独白与幻象的运用以及琼斯复杂的内心世界。

第二场戏的空间转换到丛林中,黑暗的环境开始逼迫琼斯内心深处的恐惧浮现。起初,絮絮叨叨但不失理性的独白表明他尚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而当他发觉自己迷路时,顿时惊慌失措,恐惧外化为无数黑色的、无定形的小恐惧幻象,在琼斯面前“无声无息地蠕动,煞费苦心地挣扎着要站立起来,但每次都失败了,结果又向前跌倒在地”。小恐惧幻象象征着琼斯的心理活动,即他拼命地想用意志力压制恐惧心理,不让它们占据上风。

第三场虚拟了一个“往事浮现”的情境,在黑暗的丛林中,琼斯看到黑人同事杰夫蹲在地上玩骰子。黑人杰夫曾用灌铅的骰子欺骗琼斯,琼斯一时火起杀了他。这里,杰夫的鬼魂化为恐惧的幻象,令琼斯胆战心惊。由此,幻象对人物恐惧心理的刻画加深。在第一场戏中,琼斯自诩文明与开化,他嘲笑黑人土著敬神信鬼,谈起黑人宗教文化时的口吻犹如一个白人。然而,这场戏恰恰说明了琼斯的精神本质与他对自己的理性认识并不一致,琼斯骨子里还固守着被他极度轻蔑的传统鬼魂观念,而这种迷信观念由于极其复杂的心理动因只在潜意识中存在,在逃亡的危境中被激发,成为人物恐惧心理的第一个来源。第四场同样虚拟了“往事重现”的情境,另一往事,即狱中白人狱警对他的虐待和他用铁锹砸死狱卒的情景化为幻象出现,导致琼斯慌忙逃窜。琼斯身上背负着两件命案,杀人—被虐-再杀人的特殊经历悄无声息地在他意识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沉重的罪恶感成为灵魂的梦魇。第三场、第四场戏,用情境与幻象有力地呈现了杀人的罪恶对琼斯心灵沉重的压迫,而罪恶感正是人物恐惧心理的第二个来源。

第五场、第六场中,琼斯的心灵完全被恐惧与绝望占据,他呜咽地自语,开始忏悔自己的罪行,企望上帝将鬼魂驱散,忏悔令他的心灵获得片刻的安宁。然而,忏悔并无力改变琼斯精神迅速崩溃的状态。奥尼尔的大师手笔进而深入到人的更深层的意识———集体无意识,来渲染琼斯生命的悲剧性。第五场的虚拟情境由幻象体现。在19世纪50年代的奴隶市场中,庄园主竞买黑奴,琼斯“吓得呆呆地站在那里,直打哆嗦”,独白(即对幻象中的奴隶主说话)显示了他害怕的原因———丧失尊严,失去自由。琼斯是自由黑人,没有经历奴役买卖,但上辈的悲惨命运已然在他内心深处烙印出伤痕。第六场中,奥尼尔选择的幻象颇具史诗色彩,琼斯仿佛来到一艘运送黑奴的海船上,身不由己地随他们在幻境中随海浪中船身的动荡而摇晃,悠长的唱吟显得无比悲凉。这两场戏将黑人悲惨的血泪史用象征手法展现在舞台上,无论是琼斯的祖先被贩运到美国,还是父辈像牲口似的被买卖,这些不堪回首的历史虽然早已过去,但种族创伤却沉积了下来,这种创伤很难愈合,且可终身相随。琼斯一生中的许多行动都是一种于无意识中对黑人耻辱的奴隶史所造成的隐形伤痕的对抗。他自始至终对白人史密瑟斯轻慢又蔑视,怒杀白人狱卒,使出白人的手段残酷地奴役黑人土著,这些行为最本质的心理动因都可追溯至黑人种族的心灵创伤,因为这种创伤可催生变形为自信的自卑感、耻辱感与复仇意识。就这一点而言,琼斯在第一场戏中显示的自信与不可一世是具有悲剧色彩的。

琼斯意识深处的种族创伤并不是加深恐惧最终使其精神崩溃的直接原因,他的恐惧心理的最深来源是对自己苦难深重的民族的背叛。琼斯在美国种族歧视的环境中成长,在被压迫中学会压迫,在被轻蔑中学会轻蔑,压迫与蔑视却统统实施在自己的同胞身上。他对本民族的宗教文化毫无敬意,还将它利用起来维护对黑人同胞的统治。第七场戏中,琼斯被置于虚拟的刚果巫医(它是琼斯皇巩固统治、搜刮钱财的实用工具)祭坛的情境中,当然,这也是幻象。在恶煞神的祭坛前,琼斯无比虔诚地随巫医念咒、舞蹈,最终被充当恶魔的祭品献祭,在具有浓郁的非洲文化风味的祭礼中,琼斯意志力消失殆尽,精神全面崩溃。这场戏实为点睛之笔,意味深长,藐视本民族宗教文化的琼斯终因潜意识中虔诚的信仰彻底崩溃,利用迷信与愚昧控制、统治同胞的琼斯终因同样的愚昧与迷信丧失斗志,深恐被白人奴役的琼斯靠着一套“上等白人”的哲学奴役同胞终因这种背叛付出死亡的代价。第五场至第七场戏中,通过对人物更复杂心理内容的刻画,奥尼尔的笔锋已然触及到了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将琼斯的悲剧渲染上了一层社会性的色彩。

纵观全剧,奥尼尔并没有实写琼斯悲剧的一生,而是给人物设定一个逃亡的危境,在极致情境中揭示琼斯意识深处的恐惧与伤痕。于是,我们没有见到一个黑人在白人文明世界中怎样一步一步异化,却看到了导致他异化的复杂的心理动因。奥尼尔也没有直接谴责白人贩卖黑人的恶行、当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制度、西方人对于非洲原始文化的毁损,而是通过展示人物的复杂心理,呈现了种种黑暗社会现实对于一个普通黑人心灵的戕害,由潜意识深入到集体无意识,不作简单的社会批判而直达“人类”的高度。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

戏曲知识

(意)《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赏析

2021-7-16 9:53:23

戏曲知识

(瑞典)《鬼魂奏鸣曲》赏析

2021-7-16 9:56: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