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徽县泰山庙会演戏照
我国各地的农村乡镇都有固定的时间举办商品贸易活动的习俗,农民到市场上买自己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物资,或出卖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北方称“赶集”,南方称“赶墟”。在赶集的日子,是民间戏班和各种民间艺人行艺的好时机,商家亦常常组织演戏来吸引顾客,繁荣市场。
新中国成立以前,集市贸易中的戏曲演出,一般由当地的商会出面组织,常常将集市贸易与当地大的庙会结合起来,如关帝庙会、财神庙会、城隍庙会、奶奶庙会等。农民既来烧香许愿或还愿,又来做买卖,还来看戏,一举多得。故这种庙会演戏的规模都比较大,常常是几个班社同时演出,唱对台戏,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庙会因带有迷信色彩大部分被取缔了。
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又有所恢复。各地政府为了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商品贸易,增加财政收入,每年都要举办一到两次商品交易会,组织各种民间艺术演出,地方戏是其中的主要节目。这几年,民间的演戏习俗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商店开张,在门前搭一个戏台,歌舞庆贺,常常请当地的戏曲名演员唱一段,以示庆贺。
PS:下载地址永久有效!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评论区留言✍